II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doc

II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I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方案 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在原中专药物分析检验专业基础上,依托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开设的。2005年4月我院升建为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首批设置的专业之一,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 一、专业现状 (一)现有基础与优势 1.人才共育、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经过5年的高职教育,逐步与企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主要开展的合作有:与东营喜文化餐饮有限公司和烟台喜旺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并成立了喜文化班和喜旺班;与威海清华紫光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喜旺食品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在技术、信息、教学、实习、生产基地、技能鉴定、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优势互补,实现职业教育自愿优化配置,同时也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力度。吸纳企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主管等与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开发校本实验实训讲义、实训车间规章制度、部分专业课的授课等工作;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部人员来学院为学生举行职业规划、实习就业等方面的讲座。 2.岗位主导、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山东省食品行业优势,根据食品营养、检测、加工、管理等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核心技能对应的知识及获取能力训练为一体的课程体系,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使理论学习与工作过程交替进行,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实训教学环节,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的一体化,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生产性实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实际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达到适应上岗、学习与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形成“岗位主导、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3.梯度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校内兼课教师1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6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3.33%,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78.94%。同时聘请企事业单位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合理的师资配备为本专业的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完全有能力承担本专业的各项教学任务,逐步形成了“梯度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4.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实验实训条件 本专业拥有基础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实验室及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等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先进、齐全。为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学院投资建成了实训大楼,建有乳制品、烘焙、纯净水三个生产性实训车间,并建成啤酒仿真生产实训室,基本满足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校内实训要求。同时与东营喜文化餐饮有限公司、烟台喜旺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成立了喜文化班;与威海清华紫光科技有限公司、烟台欣和味达美食品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 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实训规章制度,生产性实训车间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校内实践教学管理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形成良性循环。 5.结构合理、资源共享的专业群 根据食品企业的产业链结构,合理设置专业,现已建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食品贮运与营销四个专业,形成了涉及食品企业生产、检测、销售为一体的较为合理的专业群。 (二)存在不足 1.校企合作不够紧密、校企联合进行订单培养的机制尚不完善,深层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2.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开发及教材建设滞后于教学实际需要,课程体系建设的速度需要加快,精品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3.兼职教师的培养与管理需要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有待提高;专兼结合的师资结构有待完善。 4.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需进一步充实、拓展。 5.社会服务的渠道、形式单一,服务区域经济深度、广度、力度不够。 二、人才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现代食品分析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现代食品工业生产的质量控制、产品检测、营养搭配与调节、一线生产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按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 素质 指标 具体要求 支撑课程 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 科学人文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与创业、大学语文、心理健康、体育等。 2.知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