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2011-009电泳01.ppt

  1.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2011-009电泳01

下午12时34分 1 第9章 蛋白质电泳技术 ( Electrophoresis) 主讲:孙立权 内 容 下午12时34分 2 第1节 电泳概论 第2节 凝胶电泳的支持介质 第3节 电泳方法和电泳仪 第4节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 §9-1 电泳概论 下午12时34分 3 一、什么是电泳 二、电泳技术的发展 三、电泳原理 四、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外界因素 五、电泳技术的分类 六、 电渗流 2018-2-25 4 §9-1 电泳概论 色 谱 分 析 气相色谱(GC) 液相色谱(HPLC)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毛细管电泳(CE) 毛细管电色谱(CEC) 2018-2-25 5 1. 什么是电泳 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Von Reus首次发现黏土颗粒的电迁移现象。 电泳(electrophoresis):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利用电泳现象将多组分物质分离、分析的技术叫做电泳技术(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可以实现电泳分离技术的仪器称之为电泳仪(electrophoresister) 2018-2-25 6 色谱和电泳的关联性 色谱 电泳 高压气源/压力泵,柱(固定相),流动相, 进样器,检测器,数据处理 电源,电极,电解液(支持介质) 点样,显色剂,数据分析 分配系数 带电颗粒 速 度 差 电泳技术已广泛用于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离子等成份的分离和鉴定,甚至还用于细胞与病毒的研究。 临床常用的电泳分析方法主要有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双向电泳和毛细管电泳等。 2018-2-25 8 2.电泳技术的发展 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Von Reus首次发现黏土颗粒的电迁移现象 第一次电泳试验 1816年, Porrett 首次实验荷电的动物膜蛋白; 1861年, Quincke 证实带电颗粒的迁移与电位梯度成线性关系; 1879年, Helmholts 用公式计算颗粒表面的电荷分布; 1892-1897 Picton Linder 首先使用V型槽和U型管槽; 1899年,Hardy 揭示了颗粒的两性表面和卵蛋白的等电点; 1903年,Smoluchowski用公式计算颗粒表面的电荷分布。 1907年, Field和Teagua 用电泳理论作指导,研究设计出填充有琼脂糖凝胶的桥管,成功地分离了白喉毒素和它的抗体。 ——把电泳作为一种分离分析技术。 2018-2-25 9 1909 Michaelis 测定了酶的等电点和胶体粒子在电泳中的迁移,并将这种迁移命名为 “电泳” 1912-1915 Ellis, Powis 观察电泳迁移 1923-1924 Svedlberg 对电泳过程的白蛋白进行荧光照相 1934 Abramson 研究了膜蛋白的尺寸、形状对电迁移的影响 Svedlberg Tiselius 又使用光学方法观察白蛋白的电迁移过程,直接测量感光板上电泳带的迁移距离。 1937 Tiselius 利用“shadow 阴影照相法”观察到电场中蛋白质界面的移动,并证明了血清是由白蛋白、 1、2、和 球蛋白组成——称为 “移界电泳法” ——moving boundary EP 2018-2-25 10 for his research on electrophoresis and adsorption analysis, especially for his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e serum proteins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8 b. 1902 d. 1971 2018-2-25 11 电泳技术与生命科学 生物大分子在电场中移动的速度由什么决定? 形状 大小 带电性质 电荷多少 介质阻力 溶液粘度 电场强度 电泳条件 样品性质 2018-2-25 12 电泳技术与生命科学 Tiselius: 电泳方法的发展及其应用是物理方法在生物化学和生物学问题的应用中的一个具有成果的不平常的范例。将来的发展将由不同科学领域间密切合作而取得新的科学成果。 3. 电泳的基本原理 物质分子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带电,即所带正负电荷量相 等,故不显示带电性。但是在一定的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条件下,某些物质分子会成为带电的离子(或粒子),不同的物质,由于其带电性质、颗粒形状和大小不同,因而在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