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教师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教师用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导学案(教师版) 一、简介“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连词,目的,为的是)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连词,并列,并且)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递进,而且) ④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连词,承接,然后,就)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转折,可是) ⑥死而有知,其几何离(连词,假设,如果)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修饰,不译)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第二称代词,你们) 1.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顺承,那么)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表假设,如果)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并列,并且)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可是) 【解析】 “而”主要可用作代词、连词,常常考查用作连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本题C项为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义为“ 并且、而且”。 【答案】C 规律总结 1、用作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又、还、并且”; ②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 ③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⑤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⑥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⑦表因果可译为“就、便、因此” ⑧表目的关系,可理解为“来”或不译; 2、用作代词,同“尔”,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3、用作助词。“而已”(罢了)、“已而”(不多久)、“俄而”(不多久、一会儿) 二、简介“何”的意义和用法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②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哪里”)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④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疑问副词,“怎么”) ⑤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副词,表感叹,多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B.邻国之民不加多,何也 C.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D.今日之事何如 【解析】 “何”主要可用作副词、代词,常常考查用作副词、代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何”作副词,放在形容词之前,加强程度,“怎么”,C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代词,“什么”;B项是疑问代词,“为什么”;D项是复音虚词,“怎么样”。 【答案】 C 规律总结: 1、用作疑问代词: ①“何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 ②作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翻译时“何”要后置。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2、用作疑问副词。 ①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样”。 ②表示程度,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 3、何:通“呵”,喝问 三、简介“乃”的意义和用法 (一)实例讲解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副词,才)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副词,转折,“竟、却”) ③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连词,顺承,“才”) ④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动词,表判断, “是”) ⑤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今君乃亡赵走燕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臣乃敢上璧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解析】 “乃”常常考查用作副词时的各 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乃”为表示转折关系的副词,“却、竟然、反而”,D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判断词,“就是、是”;B项是表示承接关系的副词,“于是、就”;C项是表限制性的副词,“才”。 【答案】D 规律总结: 1、副词。 ①表示事理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②表示事理上的逆转,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③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等。 2、代词:作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等; 3、表判断,译为“是、就是”等。 4、复合词: ①【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②【乃尔】译为“这样”。 四、简介“其”的意义和用法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商量,还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语气助词,无义) ③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揣度) ④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反问,“岂,难道”) ⑤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 “那、那个、那些”)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 “他”) ⑦其若是,孰能御之?(表假设,果真) ⑧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代词, “他的”) 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 “他的”) ⑩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代词,表 “其中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