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坝人生--写在老君山水库填筑完工日.docVIP

筑坝人生--写在老君山水库填筑完工日.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筑坝人生--写在老君山水库填筑完工日

筑坝人生 --写在老君山大坝填筑完工日 峡束老君风雨,坝起苍山平立。仰观气恢势弘,壮哉云建之功。于大坝封顶之时,立老君山水库坝上,观远山金光漫顶,享深谷和畅惠风。作为工程的参建者,心中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幸甚至哉! 老君山水库自2009年3月由公司中标承建以来,它就像一个新生儿,俨然成了我们这一批参建者的掌上明珠。我们像父母一般战严寒历酷暑,在42个月的时间里呕心沥血,呵护着、培养着让它健康向上、茁壮成长。今天,它终于“成人”,不负所托,岿然而立,昂头挺胸地坚守一方,护佑江河,润泽民生。对于我们,人生之幸莫过于此。我等所作所为能保一方水土风调雨顺、一方百姓幸福安康,斯世足矣。 在这欢欣鼓舞之时,也让我想起了一段往事。那是在2010年之春,正值清明,本是万物复苏细雨纷纷的时节,可西南竟遭受着一场百年难遇的大旱。万亩良田无水灌溉,成千百姓无水可饮。我从《新闻联播》的画面里看见一个小学生每天早上背着六个2升的矿泉水瓶,竟然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去山下排队挑水。水在透明的塑料瓶里显得浑浊不堪,可即使这样他们也得严格控制,以保村里的百姓每人每天能喝上一口解渴的水。西南本是雨水资源丰富之地,而我平生所学也正是水利专业,看到这样的景象,心中怎能不痛!只可惜学未有成,资历尚浅,自己还是学生不能亲临西南,为百姓排忧解难。那晚我从朋友那里借来一辆单车,在夜里跑到印刷店做了一面“支援西南旱区”的旗帜。第二天便把旗子插在车后,向学校骑去。家在编钟故里随州,学校在水电之都宜昌。在两天骑行的路上,每经过学校我便进去宣传节约用水,恳请慷慨相助,为西南人民早脱苦海尽一份绵薄之力。或许也只有这样,我才能藉慰一点心安。 如今,在这大坝高耸的顶上,眼见亲手建筑的水库,这样的藉慰更为踏实。我本华中荆襄人士,或许正是此故,才使我与西南结缘,才使我投靠在西南水利最璀璨的明珠----建工水电门下。而这份臣服之心,跟一条更长更难的路,也息息相关。 2011年夏,我骑车去拉萨。从成都出发,历时28天,一路上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终于抵达心中圣地。这原本是一次朝圣之旅,却在两次不经意的经历中备受感悟。在泸定,我见到了阔别两年的师兄。他在兴修电站,两年的时间里,重复往返着同样的工作,每天看着一车车的土石倒进去、碾压机一遍遍地走过。说这些的时候,我们在大渡河旁的一家饭馆喝着青稞酒,本以为他会向我传达一种无聊单调的情绪。可他没有,借着微醺的手势指着窗外横亘在大渡河上的电站,“看吧!他就这么不知不觉地建起来了”。而电站建起的同时,师兄也考取了二级建造师,成了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我当时并没有感受到这种描述的力量,直到我翻越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一个能感受到布达拉宫经幡的山头,为避寒我无意闯进了一个水电施工单位的帐篷之后。我恍然大悟,那里素不相识的水电工人竟然也有着同样的感慨。就是这么“不知不觉”,很多人的青春过去了;也正是这么“不知不觉”,很多利民的工程也就建起来了。而我也在不知不觉中与拉萨近在咫尺。 这个社会总得有些人,坚守着这样一种力量,就像石头一块一块填筑堆砌成坝那样缓慢而沉稳的力量。一块一块地填筑进对象中的努力,这是所有水利人获得不朽成功的铁则。也只有这种一天一天,一刻一刻着实而孜孜不倦的努力、再努力,在此积淀上建立起的赫赫战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才会体会到大坝高耸一般的荣誉。 来老君山三月,见同事离开此行业也有六七。我也常在毕业的群里,看到诸多聊及此行环境艰苦,工资偏低的言论。可须知,突然的大飞跃这类事,是不会轻易发生的。企图突如其来地成功或者坐享其成,是从根本上弄错了人生本立之道。人生,以筑坝为喻,那就必须一块一块地把石头垒起来,同样也必须以极大的耐心一点一滴地积蓄工作的才能和数量。任何事,都是从训练和时间的积累中产生出光辉和喜悦。不管如何享受天赋之才,放弃平素的努力,那么任何事业恐怕都是难以出色地完成的。 在大坝填筑完工之时,闲散此文以记之。一则向老君山水库建成的所有水利前辈表示真诚的敬意;另以此文寄835工地、大学同窗李兵、王基亮,共勉!努力--努力,只能是努力! (十三项目部,杨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