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嘉兴博物馆浙江嘉兴314000-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
地域文明 97
《东南文化》2013年第1期总第231期
记嘉兴博物馆藏两件崧泽文化刻纹陶器
吴海红
(嘉兴博物馆 浙江嘉兴 314000 )
内容提要:嘉兴博物馆馆藏两件崧泽文化晚期刻纹陶器的考古学文化属性明确,刻纹不仅丰富
了这一阶段的图像资料,而且为良渚文化玉器的龙首纹和神人兽面像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启示,是十
分重要的图像资料标本。
关键词:崧泽文化 刻纹陶器 良渚文化 神人兽面像
中图分类号:K871.13 文献标识码:A
1999 年,浙江嘉兴博物馆入藏了一批新石器 是带有图画性质的表意性符号[1]。关于这一通过
时代遗物,其中有两件崧泽文化晚期的刻纹杯和 线束交互旋转的图符,在崧泽文化晚期阶段多有
刻纹罐甚为瞩目,刻纹不仅丰富了这一阶段的图 出现,其中以昆山赵陵山M56 :17 陶盖面图符最
像资料,而且为良渚文化玉器的龙首纹和神人兽
面像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新石器时代图像的研究,方法论尤为重要。 H
首先要置于考古学文化的情景中,其次要考虑图
像的层次和构成,尤其图像构成的基本要素更是
进一步分析讨论的前提。这些图像基本构成元素
W
的发展和衍变,还可以反映出图像的原始寓意。
一 刻纹陶杯
刻纹陶杯,藏品编号总号5815 ,分类号381 。
N
据入藏记载,1996年出土于海盐西塘桥。
泥质灰陶,质地相对坚硬,火候也相对较高。
D
近直筒形,腹部微鼓,圈足。口沿部位除纵向的刻
纹图像上部残缺外,余完整。残高12.2、底径6.8 、
口径7.0 厘米。从刻纹风格和器形特征判断,属于
崧泽文化晚期阶段(图一)。
杯的刻纹图像分为两部分,均烧前刻,以纵
向的长倒梯形图像为主要图案,下腹部和圈足外
壁另有圆和弧边三角及尖喙状放射线图案刻划。
(一)以圆形乳突为中心的旋转图像
刻纹杯的主体图像外廓呈倒梯形,上部原先
可能为台状,图像以中间的乳突为中心,乳突高
出约1 厘米,上下交互旋转“图符”。所谓“图符”,
暂指新石器时代图像资料中那类既非直接的象
形,也非笔画简单的指事性非象形符号,更多的 图一// 浙江海盐西塘桥出土的刻纹陶杯及拓片
收稿日期 2012-07-03
作者简介 吴海红(1977-),女,嘉兴博物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嘉兴地方历史、馆藏文物。
98 记嘉兴博物馆藏两件崧泽文化刻纹陶器
图二// 良渚遗址群石马兜崧泽文化墓地出土刻纹陶壶
为典型和复杂,曾被研究者评价为“既无起点,也
无终点”、“无形之形,无象之象”、“互相缠绕,互
[2 ],完全是图像的形而上的意
相依存、互根互生”
图三// 青浦崧泽陶豆(M52:5)
义。
这类图符从何而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命题。
案的三角加以拉长延伸,可以发现这正是构成良
良渚遗址群石马兜崧泽文化墓地出土的刻纹壶
渚文化玉器神人兽面像主要元素之一的尖喙形
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启发[3 ]。石马兜遗址位于良渚 [7 ]
放射状“线束” 。“线束”又称羽线,又称光芒线。
遗址群南部的大雄山山脚岗地上,2004 年清理了
所谓“羽线”,最早见于反山发掘后对于神人兽面
崧泽文化墓葬79 座,是良渚遗址群中发现的唯一
像冠体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