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0高辅《幼儿卫生学》第三章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高辅《幼儿卫生学》第三章试题

10高辅《幼儿卫生学》第三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佝偻病病因的是( )。 A、紫外线照射不足 B、生长过快 C、长期腹泻 D、母乳喂养 2、发生在佝偻病早期的症状是( )。 A、方颅 B、鸡胸 C、下肢弯曲 D、睡眠不安 3、缺铁性贫血是因缺乏铁和蛋白质影响了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合成所致,缺铁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先天不足 B、生长过快 C、饮食缺铁 D、疾病 4、下列选项中属于单纯性肥胖的病因的是( )。 A、多食少动 B、遗传因素 C、内分泌因素 D、精神因素 5、治疗弱视的最佳年龄阶段为( )。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6、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乙肝患者恢复期 B、蚊子 C、艾滋病毒携带者 D、流感患者 7、下列传染病中,传播途径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麻疹 B、甲肝 C、猩红热 D、水痘 8、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    ) A.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 B.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C.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D.抗原消失后,抗体仍存在于人体内 9、下列传染病中,由蚊子传播的疾病是( )。 A、水痘 B、细菌性痢疾 C、乙脑 D、流脑 10、在得病一周内,病人皮肤上可同时见到红色小点、水疱、结痂三种类型的皮疹,这是哪种传染病的症状?( ) A、水痘 B、麻疹 C、风疹 D、幼儿急疹 11、得病后2—3天舌乳头肿大突出,很象杨梅,这是哪种传染病的症状?( ) A、百日咳 B、猩红热 C、流脑 D、流行性腮腺炎 12、发病后几小时,皮肤上可出现出血性皮疹的传染病是( )。 A、幼儿急疹 B、麻疹 C、乙脑 D、流脑 13、在处理惊厥的病儿时,正确的措施是( )。 A、让病儿平卧 B、让病儿侧卧 C、紧楼着病儿 D、让病儿头低脚高 14、下列关于急症外伤处理正确的是( )。 A、鼻腔异物,千万不要用镊子试图将异物夹出 B、鱼刺扎在嗓子上,可以吃一些馒头帮助咽下去 C、病儿晕厥时,头部可略抬高,脚略放低。 D、煤气中毒时可将患者抬到室外冻一下。 15、骨折急救首先的是进行固定。固定的主要作用是( ) A、包扎伤口,止住流血 B、限制骨折端活动,减少组织损伤 C、就地躺卧,限制活动 D、让患者安定下来,减轻痛苦 16、肋骨骨折未伤及肺,固定断骨时让伤者( ),然后用宽布带缠绕断处胸部。 A、深呼吸 B、浅呼吸 C、深呼气 D、深吸气 17、用压迫法止鼻血时,一般要压迫( )。 A、3分钟 B、6分钟 C、8分钟 D、10分钟 18、下列急救措施不当的是( )。 A、幼儿心跳停止时,做胸外心脏挤压,要垂直向下挤压左胸乳头处 B、对溺水儿童,若心跳、呼吸停止应就地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和口对口呼吸 C、对一氧化碳中毒者,不能采用灌醋法 D、对腰椎骨折患者应由数名救护者动作一致的将伤者“滚”到木板上,伤者俯卧,用宽布带固定,然后转运到医院。 19、两人在对垂危的病人进行急救时,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期间,另一人做( )次心脏挤压。 A、1 B、2 C、3~4 D、4~5 20、对较大的儿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隔几秒吹气一次。( ) A、1—2 B、2— 3 C、3—4 D、4—5 21、应开始训练自觉控制排尿的年龄段是( )。 A、3—5个月 B、6—9个月 C、10—18个月 D、2岁左右 22、缄默症多起病于( )岁的小儿,女比男多。 A、2—4岁 B、3—5岁 C、4—6岁 D、5—7岁 23、不属于口吃诱因的是( )。 A、模仿 B、精神因素 C、发音器官的疾病 D、成人不能正确对待幼儿学语阶段的不流畅现象 二、名词解释 1、双眼单视功能 2、传染病 3、传染源 4、易感者 5、基础免疫 6、婴儿孤独症 三、简答题 1、怎样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腹泻有哪些危害性?怎样预防? 3、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4、怎样预防龋齿? 5、为什么要及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