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医生蓝云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乡村医生蓝云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2011年5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授予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村医蓝云“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蓝云学习。蓝云于200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一心为民,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在看到大石山区群众缺医少药的情况后,毅然改行从医,走村串户,跋山涉水,为群众送医送药、解除病痛。在患上鼻咽癌后,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坚守在工作一线,赢得了山区群众的尊敬和爱戴,被群众称为“生命的守护神”。蓝云十年如一日坚守大石山区医疗卫生岗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树立了一名乡村医生的光辉形象,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践行宗旨、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弄丛村是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最偏远的山村,全村2100多人口分散为数十个自然屯,掩映于巍巍群山之中。由于当地环境异常恶劣,交通闭塞,多数村落不通公路,出行极为艰难。弄丛村距最近的公路有21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有近40公里的山路。由于偏远贫穷,生存条件恶劣,县乡两级医师都不愿进山行医,大瑶山里村民们就医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因为缺医少药,当地群众小病则忍,大病乱医,重病送医时,往往因为山高路远而延误医治时机。目睹群众就医难的痛苦,当时还在弄丛村担任代课教师的蓝云陷入了担忧与思索之中。1988年,20岁的蓝云高中毕业后踏上代课教师之路。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成为一个优秀的山村小学代课教师。他教育过的学生,很多已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
1995年10月的一天,弄丛村弄林屯一位瑶族同胞焦急地来到村委会找医生,说妻子估计患上急性阑尾炎了,正痛得死去活来。可是,村委会当时没有医生。有人提出让蓝云去试一试。因为父亲是赤脚医生,耳濡目染,蓝云自小就了解一些医疗知识。此时此刻,情况紧急。蓝云二话不说,立即赶往弄林屯,经过3个多小时的山路奔爬终于赶到弄林屯,对病人进行救治,没想到这一救治,病人逐渐好转。这件事坚定了蓝云从医的决心。
蓝云想,弄丛小学已经有7名教师,可以完成孩子们的教学任务了。但山里缺医少药,保障群众生命安康,我责无旁贷。为了不影响教学,更为了群众的安康,2000年8月,当了12年乡村教师的蓝云放下教鞭背起药箱,专心为深山群众的安康奔忙。
关爱病人医术精
蓝云淳朴厚道,关爱他人,耐心、细心救治每一个病人。他说:“敬重生命,爱心护理,让病人康复快乐,是每一个医生的天职。”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也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险,只要有病情的地方,就有蓝云出诊的身影。
蓝云积极进取,对医术精益求精。为提高医术,2000年9月,他到都安卫校脱产学习医学。良好的医学功底,加上勤学苦练,使他精通所学的功课。2003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走出卫校大门。蓝云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各类疾病的治疗方案,并很快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在大瑶山深处,提起蓝云,没有人不知道,没有人不竖起拇指。弄丛村23个屯,弄丛村周边的弄郎等村及临近都安县弄福乡弄母、弄平、戈西、左家、弄衡等村的群众都纷纷上门求医。2010年3月的一天,村里一个名叫何文比的6岁男孩,因发高烧引发癫痫,突然昏迷倒地,两眼翻白。小孩的父母已外出打工,留守照看他的爷爷奶奶哭喊着救命。整个村子骚动起来,100多人围到小孩家里,大家都不知所措。这时,蓝云刚好出诊赶回来,一看,小孩已嘴唇紫干,奄奄一息。他急忙一面按压胸膛,一面嘴对嘴人工呼吸。一轮……两轮……小孩的气息还没有出来,但蓝云并没有气馁,仍然坚持抢救,10分钟后,小孩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大家绷紧的心弦才放松下来。村主任杨天启说:“蓝云行医10多年来,抢救的病号达上千人。群众的安康放在第一,而且态度好,医术好,是一个难得的好医生。”
身患绝症传担子
2006年12月,蓝云不幸患上鼻咽癌。这给2004年爱情才降临门槛的蓝云沉重打击。他说:“我的病可能顶不住多久了,可山里的同胞需要医疗服务,怎么办?”
蓝云想到妻子,妻子蒙超英高中毕业,比他小十几岁,接受能力强,平时对医学也耳濡目染,于是他决定把医术传授给妻子。为了让妻子更系统地学习医学知识,继承他未来的事业,2007年8月,蓝云把妻子送到河池卫校学医。对读书问题,妻子起初坚决反对。蓝云经营农村合作医疗所一个月只有700多元,需要到省城医院接受手术和化疗的费用,以及读书、生活的费用怎么办?蓝云身患绝症,小孩刚两岁多,这个家庭谁来照顾?
“我是党员又是医生,瑶山群众需要我……”贫病交加,痛苦不堪,心里却装着老百姓的冷暖,蓝云的博大情怀和坚毅说服了妻子。
除了动手术、化疗,蓝云坚持结合土医控制病势,节约开支,尽管治病和送妻子读书还是借了7万多元,但他从未叹息气馁。2009年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