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chap2 25 26 微波集成电路用的导波系统.ppt

[互联网]chap2 25 26 微波集成电路用的导波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互联网]chap2 25 26 微波集成电路用的导波系统

* * * 共面传输线的结构及电场分布如图2.59所示。它是在介质基片的一面淀积上三条金属带,中间一条起导带作用,侧面的两条起地平面的作用。 * * * 槽线的结构及电场分布如图2.61所示,它是由复盖在高介电常数介质基片表面的薄导电层上刻一条窄槽构成,在介质基片的另一面没有导电层。 * * 由于槽线工作在非TEM波,因此准确地计算槽线的特性参量非常复杂。工程上常采用近似方法。1969年科恩采用矩形波导模式来模拟槽波场,求得了槽线的特性参量。但计算过程及表达式仍相当繁琐。1971年希尔贝格采用更简化的方法,将槽波视为TEM波,h视为无穷大,求得槽线的主要参量为 * 式中Zc0为空气全填充时,槽线的特性阻抗。经计算得 * * * 鳍线是1973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毫米波传输线。它是由在空心波导内的纵向介质上作出鳍状导电层构成。常用结构如图2.63所示。图中(a)为单面鳍线,(b)为双面鳍线。 * * * 鳍线的结构也可视为带介质片的脊波导,它的单模带宽比通常的标准矩形波导宽得多。鳍线便于和矩形波导过渡 * 实践证明,当鳍线基片的相对介电常数εr接近于1时,用上式计算是十分满意的;当1εr 2.5时, εe随f变化很小,可近似取鳍线截止频率fc时的εec作为εe的值,即 式中fc和fc0分别是鳍线和空气鳍线(即鳍线介质基片的εr=1)的截止频率,它们可用横向谐振法求出。当εr2.5时,εe与f的一般关系式可表为 * 波导中传播的是TE10波,微带中传播的是准TEM波,两者的阻抗也未必匹配,这就需要一个过渡。(场的模型的转换和阻抗的转换) 我们采用的是波导-对极鳍线-微带的过渡形式,这种形式的过渡结构具有频带宽、插损小,安装方便等特点,而且可以通过调节中间的谐振块的大小使谐振频率远离我们的输出频率。在整个过渡段长度内,两个金属鳍用作微带接地面,并与波导下部相连。阻抗匹配可通过设计适当的鳍线尺寸实现,对极鳍线的渐变方式有许多种,其中采用余弦平方渐变方式最为普遍。余弦平方渐变器便于机械加工,因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但它的体积相对较大。 在整个过渡长度内,两个金属鳍制作在基片两面。它是逐渐将波导电场转变成微带的TEM模式。在过渡的始端,介质基片两面的金属导带相距为波导的高度,这样能最佳地耦合TE10模。1区和2区是对极鳍线过渡,它将入射的TE10模的电场集中并旋转90度,成为在有交叠鳍的对极鳍线中传输的准TEM模(如图3-2中的AA-DD所示)。另外,它还将波导的高阻抗转变成低阻抗。3区、4区和5区将对极鳍线转变成微带线(如图3-2中的EE-HH所示),谐振就发生在这些区域。为了消除谐振,在过渡中加入防谐振片S,如图3-1中所示。此时可以将它看成槽长为πR的槽线谐振器。所以要选择适当的R来避免谐振点。1988年Goerge E. Ponchak和Alann. Downey[19]给出了此过渡的等效集中参数模型,并详细讨论了该过渡的谐振频率问题,最后还给出了指导工程设计的谐振频表。 * * 见课本P75 P大气压力 * * 若考虑导带厚度t对εe的影响,可应用有效宽度 代替上面的W进行修正。ΔW与t、h、W的关系如下 * 见课本P75 * 采用准静态分析的方法,P85,C、vp、Zc、波导波长 * * * * 高斯定理面积分,垂直于法向的面积分,因为电荷为零,所以d法向连续 安培环路定理,单位面元边界闭合曲线的环流,电流为零,法向连续 波导-对极鳍线-微带过渡器 对极鳍线示意图 1.6 各种导波系统的主模 各类传输线内传输的主模及其截止波长和单模传输条件列表如下: * 带状线中心导带较窄时,不能忽略带两边边缘场的相互影响,这种情况下,常常是将条带形的中心导体截面与圆杆形中心导体的截面等效,由圆杆中心导体的带状线特性阻抗公式求得。尺寸如图2.49所示的圆杆带状线的特性阻抗为 介绍带状线的各个尺寸 * * 实际上,带状线的特性阻抗与尺寸的关系已有曲线或表格(参见微波工程手册)。设计时,除用公式计算外,还可用曲线或表格进行计算。 * (1).微 micro。λg= vp/f ,引入介质后vp减小, λg减小。 (2). 不对称性。 (3).平板型,便于集成。 (4). 主模准TEM模。 微带线基本结构的横截面及场分布如图2.52所示,它是由介质基片的一面为导体带,另一面为金属接地板而构成。这种微带线又称为标准微带线。除标准微带线之外,还有一些变态形式的微带线。这里讨论标准微带线。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可集成化; 缺点:损耗大,效率低,功率容量低。 一微带的引入 以前导波系统都是机械加工。微机件。 中华民族很曾经很骄傲,现在不骄傲了,因为落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