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盐城)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方法讲解 (共41张PPT)
记叙文阅读方法讲解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view/449559.htm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什么是记叙文 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一面》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白杨礼赞》记叙文的分类 关于记叙文阅读的具体要求 1.能指出记叙的要素,理解记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理解记叙文的人称,记叙的顺序的特点和作用。 3.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得当。 4.理解和分析记叙中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5.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记叙文的六要素 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便于直抒胸臆,增加文章的真实感亲切感。 第三人称:用“他、他们”的旁观者身份叙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 第二人称:用“你、你们”直接与读者交流。一般多是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便于直抒胸臆,增加文章的亲切感。记叙文的人称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络,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判断方法:看本质(贯穿全文,串联材料)、看题目、看反复(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以及表人物情感和时空的词)、 看抒情议论句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顺叙( A-B-C-D):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倒叙(D-A-B-C):造成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留下深刻印象。 插叙(B-A-B):基本作用是补充说明,据补充内容的不同又产生以下效果:1、使读者更好的了解故事情节。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烘托主要事件,拓展丰富主要内容。 记叙文的顺序 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2、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3、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记叙文的表现手法4、伏笔、照应A. 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B. 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5、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寓理于物”。6、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记叙文的表现手法7、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8、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9、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记叙文的 表现手法 10、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的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虽然以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春七年级下册(江西专版)语文习题课件:第三单元 9阿长与山海经 (共25张PPT).ppt
- 2018年春七年级下册(江西专版)语文习题课件:第二单元 7土地的誓言 (共17张PPT).ppt
- 2018年春七年级下册(江西专版)语文习题课件:第二单元 6 最后一课(共24张PPT).ppt
- 2018年春七年级下册(江西专版)语文习题课件:第六单元 24河中石兽 (共18张PPT).ppt
- 2018年春七年级下册(江西专版)语文习题课件: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共25张PPT).ppt
- 2018年春七年级下册(江西专版)语文习题课件:第六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共26张PPT).ppt
- 2018年春七年级下册(江西专版)语文习题课件: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共11张PPT).ppt
- 2018年春七年级下册(江西专版)语文习题课件:第四单元 15 最苦与最乐(共17张PPT).ppt
- 2018年春七年级下册(江西专版)语文习题课件: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共11张PPT).ppt
- 2018年春七年级下册(江西专版)语文习题课件: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共27张PPT).ppt
- 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复习课件:《送东阳马生序》 (共18张PPT).ppt
- 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复习课件:《鱼我所欲也》 (共26张PPT).ppt
- 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复习课件:《邹忌讽齐王纳谏》.pptx
- 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复习课件:《格列佛游记》 (共68张PPT).ppt
- 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复习课件:《记承天寺夜游》 (共23张PPT).ppt
- 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盐城)复习课件:古诗词曲解读 (共45张PPT).ppt
- 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方法讲解 (共36张PPT).ppt
- 2018年春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件:12 人生 (共17张PPT).ppt
- 2018年春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件:10 那树 (共21张PPT).ppt
- 2018年春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件:1 诗两首 (共23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