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检验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添加剂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生产工艺 以α-乙酰氨基丙烯酸甲酯和甲硒醇钠为主要原料,经加成、酶法拆分制得食品添加剂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简称L-SeMC)。 性状 本品外观为白色粉末,具蒜样气味。本品易溶于水,微溶于甲醇,熔点174-176°C(分解)。 技术要求: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含量(以L-SeMC计),w/% ≥ 96.00 附录A中A.1 比旋光度(水溶液) -10~-15 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Ⅵ E(旋光度测定法) 砷(As),mg/kg ≤ 2 GB/T 5009. 76-2003中第二种方法 重金属(以Pb计), mg/kg ≤ 10 GB/T 5009. 74-2003 水分, w/% ≤ 1.5 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Ⅸ H(水分测定法,第三法-减压干燥法) pH(1%水溶液) 5.0~7.0 2010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H(pH值测定法)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检验方法 A.1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以L-SeMC计)的测定 A.1.1 方法原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计算样品中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含量。 A.1.2 试剂和材料 A.1.2.1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对照品,纯度大于98%。 A.1.2.2甲醇,色谱纯。 A.1.2.3磷酸,分析纯。 A.1.3 仪器和设备 A.1.3.1 高效液相色谱仪:带有紫外检测器。 A.1.3.2 色谱柱:长为300mm,内径为4.6mm的不锈钢柱,固定相为C4、粒径5μm。 A.1.4 色谱分析条件 A.1.4.1 流动相:水溶液:甲醇=95:5(v:v),水溶液配制:每3000mL水中加入约1mL浓磷酸,调节pH为2.50。 A.1.4.2 流量:1mL/min。 A.1.4.3 检测波长:235nm。 A.1.4.4 柱温:25℃ A.1.4.5 进样量:20μL。 A.1.5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对照品10mg,置5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定容至50mL,用移液管精密吸取该溶液2mL,用流动相稀释至10mL,摇匀,用0.45μm滤膜过滤,得对照品溶液。 A.1.6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供试品10mg,置5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定容至50mL,用移液管精密吸取该溶液2mL,用流动相稀释至10mL,摇匀,用0.45μm滤膜过滤,得供试品溶液。 A.1.7分析步骤 A.1.7.1 系统适用性试验 在A.1.4规定的色谱分析条件下,理论塔板数按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计算不应低于3000,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与相邻杂质峰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A.1.7.2 测定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0(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对照品溶液20(L,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的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 A.1.8 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百分含量(W%),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要求两次平行测定的结果偏差不大于0.3%。 A——供试品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峰面积数值; As——对照品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峰面积数值。 2、理论塔板高度和理论塔板数   理论塔板高度(theoretical plate height) H 表示:为使组分在柱内两相间达到一次分配平衡所需要的柱长。   理论塔板数(number of theoretical plate) n 表示:组分流过色谱柱时,在两相间进行平衡分配的总次数。   当色谱柱长为L时,则它的理论塔板数n为:    N=L/H 或H=L/N   由此可见,当色谱柱长L固定时,n值越大,或H值越小,柱效率越高,分离能力越强。n和H可以等效地用来描述柱效率。   由塔板理论可导出理论塔板数n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保留时间和峰宽度的单位(cm和s)要一致,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3、有效理论塔板高度和有效理论塔板数   在实际应用中,提出了将除外的有效理论塔板数作为柱效能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则:   4、有效理论塔板数与容量因子的关系 上式说明了,值小,就明显地小于n值,值越大,就越接近n值。应当指出,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的值的组分测出的柱效率是不同的。 1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