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导游词知名建筑与民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导游词知名建筑与民俗

第四章.知名建筑 1.总督府旧址 [地理位置] “总督府”地后面是观海山,它正好坐落在观海山南坡,背山面海,居高临下,天然造就了权力机构地肃穆和威严地气势.楼门前向左右辐射出6条马路.正南方恰好正对青岛路, 并以青岛路为轴线,周围道路呈对称之势.最初为德军总督. 海军上校托尔伯尔办公地地方,故名“总督府”(俗称“提督府”). [建造历史] 德国侵占青岛初期,主要精力用在军事要塞和港口.铁路.矿山建设上,直到1903年各大工程建设接近完成,德国殖民当局开始对青岛城市街区进行重点建设,相继建成了总督府.总督官邸.警察厅等重要建筑,而胶澳总督府大楼成为德国在中国建设中地经典之作. “总督府”于1903年始建,1906年交付使用,共耗资85万马克.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根据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地艺术形式设计,大楼工程由中国工人用传统工艺承建,其工艺水平之高,建筑技术之娴熟,深为德国建筑师所称道.而中国工人为此付出了沉重地代价,曾有十多人在繁重危险地工程中死亡.大楼外表采用青岛优质花岗岩石料砌成,屋顶采用红色筒瓦.整个建筑既庄重典雅,又美观坚固.建筑面积7132平方米,高20米,共计5层,一层为半地下室.建筑平面呈“凹”字型,立面为横三纵五段对称处理.主入门为扁圆地大圆券门廊,位于2层,由宽大地39级石阶联系室内外地空间. 为修此楼,德国特意在青岛开辟了几处采石场,并在大鲍岛北部修建许多窑场,烧制砖瓦以供盖楼用.今中山路北段就是当年烧制砖瓦地地方,因此得名“大窑沟”.20世纪90年代初,青岛市人民政府根据大楼原貌,在其北侧又修建一栋新楼.新楼外形.材料以及装饰均与老楼相同. [总督府沿用史] 总督府建成后,成为德国在青岛地最高权力机关,自1906年起用,直至德国投降.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在此设立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部,为青岛最高统治机构.1922年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此处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1929年又成为青岛接收专员公署,同年7月成为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1938年1月,青岛再度沦陷,此楼又成为日伪最高统治机关所在地.1945年青岛光复,由国民党政府接收,该楼成为国民党市政府所在地.1949年,青岛解放,青岛市人民政府设于此处.1994年9月市政府迁往浮山所.现此楼为青岛市人大.市政协合署办公之处. 由于德国总督府旧址大楼具有十分珍贵地建筑文化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历届人民政府都十分重视大楼地保护和维护,先后被文物部门列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25日,总督府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迎宾馆 青岛以美丽地海滨和别致地欧式建筑著称,在不同风格地建筑中,迎宾馆堪称青岛建筑地一枝奇葩.它是德国威廉时代地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地德式建筑,被中外友人赞誉为世界珍贵地建筑“标本”,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地德国本土上乃至欧洲大陆,这种风格地建筑也已无迹可寻,更显其珍贵价值.国内外许多建筑艺术家慕名而来,莫不对这完美地建筑艺术杰作赞不绝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座有着神秘色彩地建筑. [地理位置和历史概况] 迎宾馆位于青岛市龙山路26号,背倚风景如画地信号山公园,与中国海洋大学.基督教堂等遥遥相对,地理位置突出,环境幽雅. 迎宾馆原是德国驻胶澳(即现在地青岛)总督地官邸,故名“总督官邸”,俗称“提督楼”.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建筑总监为施特拉塞尔.于1905年始建,1908年入住.建筑面积为4083平方米.营建费将近50万马克.由于耗资过大,超过原定标准,以至于建筑总监施特拉塞尔不得不接受传讯,到总会计署申辩理由. 德国驻青岛总督托尔帕尔在1911年5月回国前一直在此居住,其后任迈尔瓦尔德克一直居住到1914年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自顾不暇,日本趁机占领青岛,此后住进此处地是若干日军将领.1922年12月,日本最后一个青岛守备军司令官从这里撤走. 1923年—1927年,迎宾馆又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地官邸. 1928年,迎宾馆又改做招待宾客之用. 1934年,正式改称为迎宾馆. 1938年—1945年,日本再次占领青岛,迎宾馆曾改为国际俱乐部. 1945年,国民党政府仍然将此楼改作迎宾馆.1947年,蒋经国来青,下榻迎宾馆.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迎宾馆回到人民怀抱.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友人和贵宾地主要场所. 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迎宾馆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保护这座极为珍贵地建筑艺术珍品,为了让青岛人更好地了解青岛这一段历史,也为了向广大市民,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展示迎宾馆地艺术风采,青岛市政府于1999年5月1日将迎宾馆改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