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廷宰相杜立德
附 录
清廷宰相杜立德
高殿清
杜立德,字纯一,号敬修,谥号文端。生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1610 年),康熙三
十一年(1692年)在家乡宁河镇病故。
杜立德是经历明清两代、三朝的老臣。明崇祯末年进士。顺治年间,破格提拔为
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加太子少保衔,擢刑部尚书。自康熙亲政起,连任
十四载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职,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加封太子太师。
在朝期间,辅佐康熙皇帝治国平天下,建树了一定功勋。康熙皇帝称他“久任中
枢,洵称良佐。”曾分别为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题点神主。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还乡
时,康熙帝御制五言律诗一首,及“怡情洛社”图章,以示恩宠之隆。死后,康熙帝
亲题“永言惟旧”四字,刻于杜立德专祠。
一、 初步仕途
杜立德祖居金陵(今南京)。其始祖杜敬,在明朝初年任昭信校尉时,随明成祖燕
王朱棣征战有功,明永乐初年授封于梁城所(今宁河镇)任职,遂定居繁衍,杜立德为
梁城杜族八世。父亲杜守礼(字致中),自幼勤奋好学,行为谨慎,一生重学立品,从
来“不谈他人之过,不夸个人之功”,其品德素为乡人敬仰。杜立德在其父的教育、影
响下,苦读诗书,治学不倦,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考中举人。随后,他继续刻苦学
习,意志不衰,终于在崇祯十六年(1643)考中进士。不幸的是,时逢明末乱世,他虽
在而立之年成名进士,却没有步入仕途为封建皇朝效力的机会。
明朝末帝朱由检,从当皇帝那一天起,就在农民起义浪潮的冲击下,朝纲不振,
气息奄奄。崇祯十七年 (1644),也就是杜立德考中进士的第二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
自成率军攻进北京城,将明王朝一举推翻。随后就是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
的义军,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皇朝——清朝,纪元年号为顺治。顺治皇
帝福临六岁登基,继承皇位,谋政多靠他的母亲皇太后,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
出身蒙古族科尔沁部,自幼学习汉族文化,精通历史。顺治皇帝在母后的抚养和影响
下,也喜欢汉学,主张用汉人的儒家仁政学说来治国平天下。所以,一入关立国,就
注意寻访和任用明末遗贤,这就为杜立德步入仕途提供了机遇。当时,青年时代的杜
立德虽踌躇满志,但怀才不遇,只好在梁城家乡闲居。幸好顺天府巡抚宋权(曾任内翰
林国史院大学士)发现了杜立德这个人才,他于顺治元年(1644),向朝廷进疏,推荐杜
立德为地方上的第一人才。从此杜立德始有机会进京,被授予中书科掌印职。中书科
是直接为皇帝办文宣谕的机关之一(与之平行机构还有通政使司、奏事处、稽察钦奉上
谕事件处),专司缮册文、诰敕等事宜,掌印职也称内阁中书,职级系从七品。这是杜
立德步入仕途的开始。
二、任职简谱
杜立德从顺治元年 (1644)受人举荐直接进入内阁中书科授掌印职起,时年已三十
四岁。顺治二年(1645),参加朝中考核,考选了户科给事中,官职为五品顶带。顺治
八年(1651),提升为太常寺少卿(正四品)。顺治十年(1653),破格提升为工部左侍郎(正
二品)。这次破格提升等于连升三级。同年六月调兵部任右侍郎。顺治十一年(1654)四
月(农历,下同),调任吏部右侍郎。同年九月,调任太仆寺卿,后转大理寺卿,比原
职降了一级(降级原因后有专叙)。顺治十四年 (1657)任刑部左侍郎,次年兼任殿试读
卷,武殿读卷。顺治十六年 (1659)九月,从刑部左侍郎晋升刑部尚书(从一品)。顺治
十八年(1661)七月,由刑部调任户部尚书。
入康熙朝,杜立德继续在户部任尚书。康熙三年 (1664)十一月,调任吏部尚书。
在此之前,于二月任户部尚书时兼任会试正考。康熙六年 (1667),兼武会正考。康熙
八年(1669)四月,由吏部尚书升入内国史院大学士,次年改保和殿大学士,加太子太
傅,同时兼任礼部尚书,直至康熙二十一年 (1682)五月退休回故里,共任相十四载。
加上以前在工、兵、户、刑、吏、礼六部任职的时间,居官四十年,阅历丰富,政声
显赫。
康熙十八年(1679),杜立德已年近七十。他自知年事已高,不宜再参与朝廷政要,
主动向康熙皇帝疏请退休回故里。康熙帝环顾左右阁臣,谓:“在廷诸臣,谁堪大用者?”
杜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