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黄冈市黄州区李家洲林场血防工程建设
(十)黄冈市黄州区李家洲林场血防工程建设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林业局·李家洲林场 副局长
一、兴林抑螺概况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李家洲林场地处长江中游北岸,位于黄冈市城郊,成立于 1962 年,总经营面
积 1.4 万亩,下辖四个林业生产队,并设李家洲林业派出所和黄州滨江森林公园两个平级单位,职工总
人数 156 人。林场全部林地呈带状分布于长江干堤外滩,地势低平,海拔高度在 18-25 米之间,每年长
江汛期林地遭受不同程度水淹,呈冬陆夏水状态,因此也带来钉螺和血吸虫,使我场及黄州周边沿江沿
河一线全部沦为血吸虫病疫区,在实施“兴林抑螺”工程以前,原黄冈县的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采取
了各种措施和方法灭螺防病,但收效甚微,“八五”以来,在江泽慧、彭镇华教授的主持和关怀下,李
家洲林场作为主要协作单位之一开展实施了“以林为主,灭螺防病,开发滩地和综合治理研究”即“兴
林灭螺”项目,我们主要采取了更换树种、改柳植杨、宽行窄株、稀植壮苗,开沟搭堑、铁网封闭管护、
机耕抚育等多种措施,应用了多种优良栽培间作模式,开展了多种试验研究,特别是生物生态抑螺研究,
建立了三大试验示范区,营造了 2.3 万亩抑螺防病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抑螺效果十分明显,林地钉
螺密度降低了 85 %,阳性钉螺密度下降90 %,人群感染率下降72 %,急感发病率连续6 年为零,同时
我们将取得成果积极推广应用,辐射黄州周边,取得了较好效果,实现了非常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
等三大综合效益。
十多年来,李家洲林场兴林抑螺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怀和指导。1989 年江泽慧、彭镇华
两位教授亲临林场指导兴林抑螺工作;2006 年 5 月,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科院
院长、首席科学家江泽慧率领检查团再次来李家洲林场检查指导“兴林抑螺”工作,1993 年和 2005 年,
国务院血防领导小组两次现场检查,对李家洲林场“兴林抑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05 年 5 月湖北省
卫生厅朱忠华厅长率领省卫生厅、科技厅、林业局的领导、专家考察示范区的兴林抑螺成果;国家林业
局、中国林科院,湖北省林业局、湖北省林科院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多次亲临林场检查指导工作,并给
予充分肯定;黄州区委、区政府领导也非常重视兴林抑螺工作,经常深入滩地检查工作,区直卫生、血
防、林业等相关单位对林场的兴林抑螺工作也给予了极大支持。李家洲林场“兴林抑螺”工作还引起了
媒体的关注,2005 年 6 月 26 日,央视综合频道《现场直播》节目给予了专题报道,湖北电视台、黄冈
电视台、湖北日报、黄冈日报、《中国绿色时报》、《湖北林业科技》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给予专题报道,
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各级领导、部门以及媒体的关怀和支持极大地促进了黄州区“兴林抑螺”工作的开
展。
二、开展试验研究,扎实推进兴林抑螺工程建设
l、工程实施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为开发江滩、巩固堤防,原黄冈县在长江江滩上设置了李家洲林场,选拔了
一批青年学生在江滩上安营扎寨,白天垦荒栽旱柳,晚上挑灯夜读书,经十几年的拼搏奋战,万亩江滩
旱柳迎风摇曳。八十年代初,原黄冈县造纸厂在长江外滩营建以芦苇为主的原料基地,因引种不慎,大
量带螺芦根从疫区开始移民外滩并安家落户,由于李家洲林场全部为旱柳林,林下杂草丛生,常年潮湿
的环境为钉螺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两、三年间,钉螺迅速孳生并扩散至黄州区境内的所有江滩,所
有江滩系沦为血吸虫病疫区,李家洲林场成为疫区中的重灾区,据 1984 年血防查螺资料,林地平均钉
2 2 2
螺 0 .59 只/0.11m ,活螺平均密度 0 .56 只/0 .11m ,感染性钉螺密度 0 .24 只/0 .1lm ,钉螺感
染率 3 .7 %,人群感染率4 .4 %,急感率为0 .15%。从 1983 年到 1990 年,林场 140 名职工中血吸虫
病患者达 13 人,与林场相邻的村民中,感染血吸虫病患者达 145 人,其中急感 34 人,耕牛感染率高达
72 %,牛阳性率达 63 %,当时,我们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了灭螺防病的工作,1984 年林场配
置了专业血防人员,购置了药物和农机具,大量投工投劳,在灭螺方面,主要采取药物灭螺,辅以机械
耕垦,对沟、渠、渍水地、沼泽地等钉螺易集区喷施大量灭螺药物,但滩地汛期水流、水位变化较大,
地形复杂,非封闭性等特点,致使药物灭螺投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努力提高.doc
- 菊花除了可供观赏之外.ppt
-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讲评(一).doc
- 如附图所示.pdf
- 问卷调查中编码输入流程的计算机优化.doc
- 三十六计译文.pdf
- 第八章思维与想象.ppt
- 通讯网路.ppt
- 杨贵妃和她的诗.doc
- 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