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简介及劳工职场因应禽流感预防指引.docVIP

禽流感简介及劳工职场因应禽流感预防指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禽流感简介及劳工职场因应禽流感预防指引

禽流感簡介勞工職場因應禽流感預防指引 發佈日期:2005.10.17 一、禽流感簡介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or Bird flu)屬於A型流感(Influenza A)的一支,流感病毒的粒徑大小約為0.08~0.12μm,為RNA病毒,通常以兩種醣蛋白作為分類(HA及NA),目前已知有15種HA與9種NA組合,禽鳥類皆可感染,以H5、H7兩種亞型為主,人則是較容易被H1、H3兩種亞型感染。   2003~2004年發生的禽流感病毒株多為H5N1,台灣則曾爆發H5N2,其他地區則曾出現H2、H7、H9,其病徵比較如下表所列,詳細資料可參考疾病管制局疫情報導第20卷第1期──流感及禽流感簡介及因應措施(.tw/index800.htm)   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 SARS 病原體 H5N1、H7N2 H1、H2、H3、N1、N2 SARS CoV. 病徵 頭痛、發高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肌肉關節痛、嘔吐、食慾不振、腹瀉等,與流感極為相似,難以辦別 發高燒、全身痠痛、咳嗽、流鼻水、喉嚨痛 發高燒≧38℃、乾咳、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可能伴隨症狀:包括頭痛肌肉僵直、食慾不振、倦怠、意識紊亂、皮疹及腹瀉。胸部X光檢查可發現肺部病變 潛伏期 5-9天 約1-3天,發病前、後均有傳染力 3-10天,無証據顯示潛伏期會傳染他人 傳染途徑 接觸禽鳥糞便、糞便乾掉後隨灰塵揚起被人吸入 飛沫傳染 與病人密切接觸,吸入或黏膜接觸病人的飛沫或體液而感染 預防 避免接觸禽鳥,洗手 打流感疫苗 一般人發燒戴平面口罩、勤洗手、量體溫、少探病 治療 抗流感病毒藥物,如克流感 抗流感病毒藥物,如克流感 支持療法、干擾素、抗病毒藥物、抗生素等 高危險行業 農牧業、屠宰業、醫療照護業、相關研究實驗室 無,一般人 醫療照護業、相關研究實驗室 二、勞工職場因應禽流感預防指引 目的   本指引係針對國內勞工在職場可能會暴露到禽流感病毒之危險時,提供防護措施的建議。高風險行業包括:家禽飼養業、屠宰業、獸醫及醫護人員等﹔可能導致暴露在禽流感病毒下的工作包括:動物疫苗施打、動物安樂死、動物屍體處理、禽流感房舍消毒,以及禽流感病患照護等。這份指引將視國內外職場中禽流感的發展狀況作不定時更新。 背景簡介   根據醫療文獻報導約有135種以上的病毒會引發感冒。「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因為該傳染病在短時間內非常容易造成多數人群聚感染。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帶有流感病毒的口鼻分泌物,經由飛沫、咳嗽與噴嚏等方式傳播給他人。流行性感冒分為A、B及C三型,A型流感是三種流感中,症狀最嚴重的一型,也只有A型流感有人與家畜、家禽等其他動物相互感染的現象,B型與C型的感染對象都只有人類。   感染鳥類的流感病毒被稱為禽流感病毒 (Avian Influenza ),依據病毒表面紅血球凝集素(HA/hemagglutinin)與神經胺酵素(NA/neuraminidase) 兩種蛋白質的類型,有15種HA亞型與9種NA亞型。人類流感的病毒一般是H1N1與H3N2型,流行已久,大多數人有抵抗力。通常禽流感病毒在基因上和人類流感病毒有區隔,少數如H9、H7和H5已有由動物傳染人的病例。現今可能出現的危機是由於該類病毒極易產生基因漂移現象,若經過突變、替換再感染人類後,則可能會演變成人傳人的大流行。在人類體內還沒有被引發出任何抗體情況下,預估將造成極重大疫情。   禽流感病毒由其基因特徵以及家禽染病的嚴重性可分為低致病以及高致病兩種類型,H9為低致病性類型,H7和H5則兩種都有。鳥類染禽流感後可藉由口水、鼻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散發病毒,家禽之間接觸鼻分泌物和排泄物是傳遞禽流感重要的管道﹔不同鳥群之間的傳染是藉由已感染的鳥類的移動,以及人員的活動造成,包括處理帶有感染性糞便或分泌物的裝備、飼料、車輛等。病毒在環境中的生存時間視溫度和溼度而定,在濕冷環境中最長可以生存數週。   首次感染人類的禽流感病毒為H5N1型,于1997年在香港被發現死亡病例,自2004年2月~2005年8月,經實驗室確認之感染人數統計為112人,死亡個案則達57人,都分布在亞洲,尤以東南亞為最,而9月印尼亦傳出新增兩起確定之感染病例,詳細感染個案分布以及動物疫情爆發區域可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網站上隨時更新之分布圖,以作為行經該地之警示參考。   2003年在荷蘭H7N7型流感病毒感染了處理過染病禽類的人員和其家屬﹔超過80個病例中有1人死亡。一般認為多數人類感染禽流感是由於接觸染病家禽或是感染物。國內已爆發的養雞場動物疫情為低致病毒株H5N2型,尚無勞工罹病案例發生。然而生禽走私進口時有所聞,使得島內防疫出現漏洞,需要全民警覺。為因應全球防疫措施,我國衛生署疾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