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度诗选中的原住民书写现象
《年度詩選》中的原住民書寫現象
林于弘(
摘 要
現今台灣原住民人口雖然只佔2%,然而其歷史的綿衍、族群的多樣、風俗的特殊,以及迥異的語言,在在都是架構台灣整體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學作為反映社會的顯像劑,自當不容忽略此既存事實。故本論文即以具有典範性質的《年度詩選》為取樣對象,分別透過非原住民對原住民,和原住民自身的書寫等兩大類型,探究台灣原住民的新詩書寫現象與成就。並藉由列表的方式,從作者、出版條件、乃至社會環境等主客觀因素,配合文本內容的直接呈現,深入剖析原住民新詩書寫的各種面向,及其寄託於文字之中,卻又亟欲超越文學層面的文化企圖。
關鍵詞:新詩、原住民、年度詩選、母語
《年度詩選》中的原住民書寫現象
林于弘(
壹、前言
現今台灣地區的住民,主要是以閩南(76%)、客家(12%)、大陸其他省移民(10%),以及各族原住民(2%)為主。而在二千三百多萬的人口中,總數只有四十餘萬的各族原住民,不僅在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就是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各方面,也都飽受種種的欺凌與壓榨。從十六世紀的荷蘭人、西班牙人開始,到隨後的明鄭、清廷、日本乃至國民政府,這一批又一批隨之而來的移民,一次又一次地驅趕著各族原住民向更偏遠、更蠻荒的山地退卻。因此,「不論是在大中國主義或大台灣主義的歷史再現中,台灣原住民多少世紀以來血淚斑斑的歷史經驗始終是不存在的。我們只看到四百年來漢人開台的拓墾史或移民史,卻看不到與此同時進行的原住民滅族失土的血淚史。」
一九七七年五月,葉石濤在《夏潮》雜誌發表〈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提出:「所謂台灣鄉土文學應該是台灣人(居住在台灣的漢民族及原住種族)所寫的文學。」這場二十多年前引爆的激烈論戰,不但開拓了台灣文學的新契機,也啟動了原住民文學的新動力。
由於鄉土文學論戰的影響,本土意識崛起,加上社會的多元認同,以及政治束縛解禁,於是各種與原住民有關的組織、刊物與運動,在八0年代以後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勃興。他們積極參與社會變革,針對不同族群,面對不同議題,從各個不同階層,呈現自己的嘹亮聲音。而文學是反映社會、文化的重要指標工具,是以原住民文學的社會參與,也自然表現出與時代共同演進的現象。
不過,在觀察台灣原住民新詩書寫時,必須同時兼顧兩個面相方為完整。畢竟,不論是早期渡海的閩南、客家族群,或是一九四九年前後來台的新移民,他們與原住民相處少則數十年,多則有上百年的歷史,因此在考量反映原住民的書寫現象時,除了必須尊重原住民的自我書寫之外,對於非原住民族群的觀察寫作,也同樣不能輕忽。事實上,由追風(謝春木)寫作,號稱「台灣新詩史上第一首新詩」的〈詩的模仿〉,就有一節描寫原住民的〈讚美蕃王〉:
我讚美你
你以你的手,你的力量
建立你的王國
贏得你的愛人
你不剽竊人家功勞
我讚美你
你不虛偽,不掩飾
望你所望的
愛你所愛的
你不擺架子
這首詩讚美蕃王的真誠懇切,也相對肯定其實力與作為,這種客觀的呈現描寫,的確相當有代表性。非原住民對原住民的書寫自有其歷史傳承,同時也可能具有「旁觀者清」的效用。因此,在以下的論述中,我們也將同時比對兩種書寫的共相與殊相,以獲得有關原住民書寫內容的全貌。
貳、《年度詩選》中的原住民書寫(一): 非原住民的寫作分析
大盛於八0年代的年度文學選集,表面上是訴諸於「精華重現」的回顧,但其本體也寓含建構文化霸權(culture hegemony)的強烈企圖。而「年度詩選」的編輯出版,亦不脫此窠臼。張默即直言:「《年度詩選》從一開始策劃,即本著為新詩讀者提供良好精神糧食,為爾後的斷代選本提供可以選錄的佳作,以及為當代台灣新詩史提供可以引述的真材實料。」林于弘也表示:「繼承自爾雅出版社的《年度詩選》雖曾三易其主,但在整體編輯群的組合與編選方式,卻都能建立某些固定的『默契』,因此其對現代詩壇的影響與見證,自然也有其一貫性(consistency)與權威性(authority)。」
《年度詩選》自民國七十一年(1982)起,迄九十年(2001)已接續出版廿年,是以《年度詩選》已具備形成典範(paradigm)的可能,故藉此管窺其間的台灣新詩寫作面向,實亦有由小見大的代表意義。
歷來《年度詩選》中選錄台灣原住民主題詩作的類型也相當多樣。以寫作者的身分區別,則可劃分為非原住民寫作與原住民寫作兩類,其中有關非原住民寫作的部分,詳如下列:
年度 作者 篇名 七十七年 陳 黎(1954) 擬泰雅族民歌 七十七年 陳克華(1961) 最後的少年 八十六年 陳 黎 在島上 八十六年 詹 澈(1954) 勇士舞 八十八年 陳 黎 擬布農族民歌 八十九年 廖文煌(1964) 溯溪,在南投的血管裡 八十九年 廖永來(1956) 泰雅之歌 九 十年 鍾 喬(1956) 夜訪莫那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