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件1费用.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知识教育目标 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做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本文能表现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 作者是怎样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 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昧悠长,明了于胸。 1 .诵读课文,深切感悟。 2 .课外阅读《想北平》、欧阳修《秋声赋》。 * 教学目标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 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 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 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重难点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 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故都的秋 总写(1-2段) 分写(3-11段) 总写(12-13段)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江南的秋:慢、润、淡 记叙 观秋色:清 听秋声:静 品秋味:悲凉 议论 人皆感秋 中国文人尤甚 非到北方不可 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 向往 品味 赞美 眷恋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佳日秋果 清晨静观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 而写——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 “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 “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 “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 写作特点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未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