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地方官员学堂教育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末地方官员学堂教育探究

清末地方官员学堂教育探究 摘要:清末新政前期地方官员学堂主要形式是课吏馆,当时改革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情势必须“师夷长技以治夷”,学习的课程以西学为主,这些西化课程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结合清王朝对开官智的迫切要求,强调以西学作为的主要功课有其现实意义。新政后期整个政府工作重点在与宪法改制,针对地方官员的课程教育,也相应的调整为宜以法政知识学习为主,以不断提高其法律才能。从中不难看出,课程的调整体现了很强烈的西式味道。 关键词:清末;地方政府;官员;学堂教育;课吏馆;法政学堂 一、清末地方官员学堂教育概况 (一)时代背景 由于晚清特殊的政治实践,候补官员大量存在,他们的素养很差,能力不高,严重败坏吏治,一旦他们获得实缺,让人担忧能不能造福一方。另一方面,在晚清时期开始出现了从国外涌入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很多西式人才来处理这类问题,因此“课吏馆的出现,标记着晚清政府的主政思路逐渐开始向西式方向发展,是整个清朝政府的重要变革之一。”晚清政府为应对时局的急剧变化所进行的新政改革需要适合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在传统人才考核方法中脱颖而出的官员们,却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从而引发了后来的废科举、型学堂维新运动。因此,对官员进行西式思想和知识教育,是晚清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当时全国开官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设馆课吏。其中,也包括了当时十分流行的开官智运动,它不仅成为当时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整个晚清官员队伍的思想变化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引发了在军事、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改革。课吏馆在全国的推广开辟了在地方上设馆对官员进行教育的先河,各地候补候选官员或考取,或轮训,或分班讲授,或自主学习,彻底颠覆了过去既要考核却不提供培训的做法。给读死书的候补官员们提供学习西学、研究政治的机会,从客观上延缓清王朝的灭亡。 (二)全国推广概况 1901年1月,满清统治阶级为了挽救即将灭亡的清王朝,许多大臣联名上书要求进行改革。1901年4月,袁世凯应众多官员的请辞,实行官员规范管理制度,在北平为各级官员开设了课官院,每年从不同的行政系统中挑选优秀的年轻官员开展培训,同时在各地开设分馆,为地方官员提供入馆学习机会,接受时政、新思想、新观念方面的教育课程。7月,张之洞、刘坤一等当时朝廷重要官员呈请皇上在“京城设仕学院,外省均设教吏馆”,以为地方各级官员提供学习西式科学文化思想的机会。同年,山西道台李崖向朝廷申请办立地方课吏分馆。1902年3月,在一些重要官员的推动下,朝廷颁发诏书要求各地按照朝廷统一要求开设课吏馆,自此之后,课吏馆逐渐在全国普及开来。课吏馆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随着西方思想影响日益严重,晚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具有西式教育背景人才的重要性,但当时的官员教育并不开设法律和外交等课程。此时课吏馆已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在许多方面都无法提供能够帮助国内官员适应国外形势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思想教育课程。在立宪风潮兴起之后,适应时代发展的法政思想导致各地法政学堂的建立,最终导致了课吏馆的淘汰。 二、清末地方官员学堂教育特点 (一)学员一般为候补官员 清末新政时期,开设课吏馆的宗旨就是为了提高各级官员的西式知识。掌管晚清政府的袁世凯认为,课吏馆的重要功能是为朝廷官吏提供西式学习机会。但是在 张之洞、刘坤一等一些重要大臣看来,在各地开设课吏分馆,就能够为朝廷培养更多的具有西式思想和教育背景的人才。1902年4月12日,清廷昭告各地,要求各地开设课吏分馆,主要针对当地候补官员开设课程。从此,清末时期的课吏馆学员,几乎清一色是各地的候补人员,或者是一些无关紧要职位上的官员。 例如,在山西、河南、浙江等地的课吏馆明确规定,课吏馆主要学员就是当地所有的候补官员,每年开设两期,每年夏季和冬季结业考核。浙江、江苏等规定,不仅一般职位的官员和候补官员要参加课吏馆课程培训,而且重要岗位的官员同样也要参加学习。如华北课吏馆明确规定:课吏馆学员必须由有实职者官员和候补官员构成。但是,尽管如此,在各地开设的课吏馆中,依然难以见到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的身影,大多学员都是候补官员身份。 (二)入学方式一般为通过考试 大部分省的课吏馆则须考试入学,如江西、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做了明确规定:除道府两项以外的在省各官以同通州县与佐贰杂职分别安置为一班,每年考核四次,这些省份要求通过考试要求的人在课吏馆学习,没能通过考试的人虽然也可以到课吏查阅书籍参与讨论、旁听,但是主要只能自主学习,课吏馆也没有义务为他们进行单独考试。这是因为人多馆狭,必须限制人数,课吏馆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源,因此不能为所有的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举行入学考核遴选的方法势在必行,江西、湖南等地虽然要求全体官员都需要入馆培训,但是是分批次来实行的,就是因为候补人员冗滥的原因。 (三)课程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