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肝移植后的丙型肝炎的首选治疗方案是PEG -IFNα 联合或不联合RBV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对于心、肺及肾移植术后的患者,不应给予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可尝试DAA治疗 一旦发现移植排斥反应,及时停药 2013EASL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治指南 Mukherjee S, et al.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5,20(2):198-203 Mukherjee S.Transplant Proc,2005,37(10):4403-4405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合并HIV感染者的抗HCV治疗主要取决于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和肝组织的纤维化分期 合并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 治疗标准 免疫功能正常、尚无即刻进行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指征者,应首先治疗HCV感染 正在接受HAART治疗、肝纤维化呈S2 或S3的患者,需同时给予抗HCV治疗;但要特别注意观察利巴韦林与抗HIV核苷类似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包括乳酸酸中毒等 合并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指征 对于严重免疫抑制者(CD4+阳性淋巴细胞2×10E8/L),应首先给予抗-HIV治疗,待免疫功能重建后,再考虑抗HCV治疗 HAART治疗与抗HCV治疗如果同时开始,可混淆不良反应,建议2种治疗开始时间根据病情轻重相隔数月 合并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 合并HIV 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初始方案推荐PEG-IFNα 联合RBV 治疗48 周,剂量同单纯HCV 感染者 合并失代偿期肝病( CTP 分级B 级或C 级)的HIV 患者,不应采用PEG-IFN α 联合RBV 治疗,可应用DAA治疗或等待肝移植 急性丙型肝炎伴HIV感染的患者应该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根据病毒动力学调整治疗时间,与HCV的基因型无关 ※2013美国肝病学会丙型肝炎诊治指南 合并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方案推荐 有关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经验尚不充分 IFNα单一治疗的SVR率似高于成人,对药物的耐受性也较好 2~17 岁HCV 感染儿童可考虑接受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与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相同 儿童丙型肝炎的治疗 初始治疗:3-6MIU/m2体表面积,皮下注射,3/周 利巴韦林:15mg/kg.d Peg-IFNα-2a/2b联合RBV治疗儿童患者SVR率高于50% ※2013美国肝病学会丙型肝炎诊治指南 儿童丙型肝炎的治疗 透析患者的丙肝病毒急性感染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100-1,000倍 65-92%发生急性丙肝感染透析患者会转为慢性丙肝感染 透析患者的慢性丙肝病毒感染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10倍以上 无论透析还是肾移植后,合并丙肝感染患者预后都比无合并丙肝的患者预后差 肾功能衰竭患者丙肝抗病毒治疗 血透患者丙肝急性感染只需接受干扰素单药治疗(无需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血透患者丙肝急性感染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大多进展为慢性丙肝感染 血透患者丙肝急性感染进行抗病毒治疗能达到~90%的SVR 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早期应答非常高。 血透患者丙肝急性感染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治疗是安全的,仅有5%的患者因为不良反应提前中止治疗。 血透患者急性丙肝感染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是SVR唯一关键预测因子 肾功能衰竭患者丙肝抗病毒治疗 急性丙肝 小型,非对照研究证实干扰素联合低剂量利巴韦林(200mg/天)治疗血透丙肝的可行性。 小型研究证实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b (1.0 μg/公斤/周)联合极低剂量利巴韦林 (200 mg每周三次)治疗较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b (1.0 μg/公斤/周)单药治疗获得更高的SVR。 但是,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b (1.0 μg/公斤/周) 联合极低剂量利巴韦林(200mg每周三次)治疗基因1型或基因2/3型患者的疗效尚不清楚。 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b (1.0 μg/公斤/周) 治疗过程中经常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证实,peg IFN alfa-2a联合低剂量利巴韦林(200mg/天)的疗效显著优于peg IFN alfa-2a单药治疗(基因1型或基因2型)。 无论基线病毒载量,IL-28b,APRI评分,性别或RVR的情况,基因1型患者,联合治疗( peg IFN alfa-2a联合低剂量利巴韦林)的疗效较单药治疗更好。 基线低病毒载量的基因2型患者,单药治疗的SVR和联合治疗的疗效相似。 血红蛋白减少是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血红蛋白,及时调整利巴韦林剂量,配合大剂量EPO治疗,绝大部分患者能够完成联合治疗疗程 。 肾功能衰竭患者丙肝抗病毒治疗 慢性丙肝 病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