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室外引流术
应用解剖:
脑室系统包括位于两侧大脑半球内对称的左右侧脑室,位于脑幕上中线部位,经室间孔与两侧脑室相通的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以及位于颅后窝小脑半球与桥脑延髓之间的第四脑室(图1)。脑室穿刺仅指穿刺两侧侧脑室而言。
侧脑室在两侧大脑半球内,成狭窄而纵行的裂隙状,分为下列几部分:
前角(额角):在额叶内,其上壁及前壁为胼胝体前部,外壁为尾状核头,内壁为透明隔。内下部有室间孔,经此与第三脑室相通。
体部:为水平位裂隙,在顶叶内。上壁为胼胝体,内壁为透明隔,下壁由内向外为穹隆、脉络丛、丘脑背面、终纹和尾状核。
应用解剖:
后角(枕角):为体部向枕叶的延伸,系一纵行裂隙。形态变异很大,常较小,有时缺如。上外侧壁为胼胝体放射,内壁有两个隆起,上方者为后角球,系胼胝体大钳所形成,其下方为禽距,系距状裂前部深陷所致。
下角(颞角):位于颞叶内,为一向下、前及向内弯曲的裂隙,内缘为终纹和尾状核尾部,末端连有杏仁核,下角底由内向外为海马伞、海马、侧副隆起。
体部和后角、下角相移行处为三角部。体部和下角内有侧脑室脉络丛,与第三脑室脉络组织在室间孔处相续。脉络丛球在侧脑室三角部。
图1 脑室系统上面及侧位观 A-上面观;B-侧面观
适应证:
(1)因脑积水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病情重危甚至发生脑疝或昏迷时,先采用脑室穿刺和引流,作为紧急减压抢救措施,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创造条件。
(2)脑室内有出血的病人,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可减轻脑室反应及防止脑室系统阻塞。
(3)开颅术中为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改善手术区的显露,常穿刺侧脑室,引流脑脊液。术后尤其在颅后窝术后为解除反应性颅内高压,也常用侧脑室外引流。
(4)向脑室内注入阳性对比剂或气体做脑室造影。
(5)引流炎性脑脊液,或向脑室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室管膜炎。
(6)向脑室内注入靛胭脂1ml或酚磺肽1ml,鉴别是交通性抑或梗阻性脑积水。
(7)做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分流管。
(8)抽取脑室液做生化和细胞学检查等。
禁忌证:
(1)硬脑膜下积脓或脑脓肿病人,脑室穿刺可使感染向脑内扩散,且有脓肿破入脑室的危险。
(2)脑血管畸形,特别是巨大或高流量型或位于侧脑室附近的血管畸形病人,脑室穿刺可引起出血。
(3)弥散性脑肿胀或脑水肿,脑室受压缩小者,穿刺困难,引流也很难奏效。
(4)严重颅内高压,视力低于0.1者,穿刺需谨慎,因突然减压有失明危险。
穿刺部位:
临床中常用的和有时采用的有以下几种:
(1)前角穿刺:穿刺点在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各2.5cm,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假想连线,深度不超过5cm。(冠状缝体表投影:眉尖延矢状线向后13cm之点与双侧翼点之连线。翼点体表投影:额骨角突后3.5cm,颧弓上缘上4cm处。)
(2)后角穿刺:穿刺点在枕外粗隆上5~6cm,中线旁3cm,穿刺方向对准同侧眉弓外端,深度不超过5~6cm。
(3)侧方穿刺:穿刺侧脑室下角时,在耳郭最高点上方1cm,穿刺三角部时,在外耳孔上方和后方各4cm处。均垂直进针,深度约4~5cm。
(4)经眶穿刺:在眶上缘中点下后0.5cm处,向上45°、向内15°进针,深度约4~5cm,可进入前角底部。
图2 侧脑室各穿刺部位
1-前角穿刺;2-后角穿刺;3-三角区穿刺;4-经眶穿刺
图3 A-前角穿刺切口;B-后角穿刺切口;C-三角区穿刺切口
术前准备:
1、术前相关实验室检查。
2、术前药物:镇静镇痛药物。
3、备皮。
4、签手术知情同意书。
5、穿刺前血压高:降至150-160mmHg。
图6 套式颅锥 A-颅锥;B-3/4开槽套管;C-内固定螺旋
7 图8
手术步骤:
3.经眶穿刺
适用于无颅锥但需行紧急穿刺放出脑脊液降压者。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在眶上缘中点下后0.5cm皮肤处用尖刀刺一孔,用小圆凿或斯氏钉或克氏针,凿穿眶上壁,换用脑室穿刺针或腰穿刺,按穿刺方向穿刺进入侧脑室前角底。
4. 经前囟穿刺
只适用于前囟未闭的婴幼儿。穿刺点在前囟侧角的最外端,用腰椎穿刺针在局麻下穿刺,不切开头皮。其穿刺方向同前角穿刺法,前囟大者平行矢状面,前囟小者针尖略指向外侧。
术中注意要点:
(1)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前角穿刺常用于脑室造影和脑室引流。经枕穿刺常用于脑室造影、脑室-枕大池分流和颅后窝手术中及术后持续引流。侧方穿刺多用于分流术。穿刺部位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