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疗效观察.docVIP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疗效观察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例患者均来自兰州石化总医院确诊的病例,采用牵引配合手法治疗,1次/日,10次为一疗程,共2~3疗程,依据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析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治愈5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7%。 结论: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牵引 手法治疗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1]。刺激神经根,出现颈项、上肢部的疼痛、麻木症状为主的称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50%~60%[2] ,并且复发率很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经保守治疗得到缓解甚至痊愈,手术仅适用于极少数经过严格的长期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并且有明显神经根受压者[3]。笔者在兰州石化总医院实习期间,门诊收集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配合手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从2012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最小为32岁,最大为68岁,平均年龄为50岁,病程最短者为1月,最长为20年,平均为32个月,1年以内占27%,1~3年占56%,三年以上占17%。 1.2 诊断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4]:①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人若有损伤史、劳损史、颈部畸形或其他诱因亦可发病;②多数发病缓慢,若有颈部创伤史或劳损史也可急性发病,病程长,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③临床表现:病人有颈部疼痛,并向上肢有放射性麻木或疼痛感,当颈部活动或腹压增加时症状加重,上颈部有神经受刺激或压迫时可出现枕部疼痛、麻木感,上肢有发沉、无力、握力减退等症状;④体征:颈部活动受限,在病损椎旁、颈夹肌、斜方肌上部纤维、岗下肌、提肩胛肌、肩胛内上角等处有明显压痛,神经根受刺激时其远隔部表面皮肤有疼通过敏感,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压颈实验或上肢牵拉实验阳性;⑤影像学检查:侧位有颈椎曲度变化、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等,斜位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小等。 1.3 纳入标准[5]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压颈实验或上肢牵拉实验阳性者;③影像学(X光、CT、MRI)与临床症状相吻合者;④自愿参加临床观察,服从医生安排,并配合治疗和随访;⑤年龄大于30岁,小于70岁。 1.4排除标准[6]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及诊断标准者;②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肩周炎)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③疑有或已确诊的颈椎及椎管内肿瘤者,脑部肿瘤者;④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⑤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等;⑥诊断不明确的脊柱损伤伴脊髓损伤症状者;⑦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⑧严重的心、肺、脑疾病患者;⑨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2治疗方法 2.1 牵引治疗 采用颈椎枕颌吊带牵引,根据颈椎X线平片曲度改变情况,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身体状况等不同,采用不同的牵引角度和牵引量(3~5 kg),牵引可采用坐位或卧位,牵引时间20~30min/次,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共治疗 2~3个疗程。 2.2手法治疗 手法操作步骤:①放松手法:患者坐位,自患者枕部向颈肩部先按揉数遍,再用拇、食、中指点揉、弹拨放松肩及上背部的肌肉,捏两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手法的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同时使头部做前屈后伸活动。此外,压痛点可重点使用手法,以使颈部的肌肉完全放松。②治疗手法:患者取低坐位,助手站在患者前面,两手用力按住患者双腿向下。术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一手肘窝部在前沟托住患者下颌,前臂绕过耳朵下方后,手掌部扶住枕骨粗隆,另一手在颈后部托住枕骨粗隆向上配合,嘱患者放松颈部肌肉,术者两手徐徐用力,将患者头尽量上提,然后使头部向一侧旋转,当旋转接近限度,感到有阻力时,在有控制的情况下突然加大旋转幅度,用力使头部继续向该侧旋转 10°~ 15°,此时多可听到一声或数声“咯噔”关节响声,提示复位。若没有不良反应,改用另一手肘窝部从另一侧沟托住患者下颌,用上法向对侧旋转。再左右各旋转 1~3 次。③结束手法:术者双手拇指在患椎橫突后方至肩胛內上角作弹筋,拔筋手法,对索状硬结作提弹或拿法,最后用右手拇指沿棘突,自上而下吗,分别左右轻轻按揉,以把项韧带贴敷在棘突上,牵抖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