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一《用耳朵阅读》赏析素材长春版.docVIP

(2017年春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一《用耳朵阅读》赏析素材长春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春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一《用耳朵阅读》赏析素材长春版.doc

《用耳朵阅读》漫谈 走进书店,习惯性地会走进名家散文,因为我喜欢散文在自然文理中流淌出来的心灵絮语,语言风格总是散中见韵、散中见意。但我选择读物并非仅仅考虑文学性或是否名家名篇,总有一些带着新意的题目或清新文艺风的封面会吸引我将这类书籍收为己有,就像选择纸巾会一眼被几米绘本画风格吸引而忽略纸巾品牌一样。《用耳朵阅读》就是这样一下子走进了我的眼帘,无关莫言。 《用耳朵阅读》是莫言的一本演讲录,也可以说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所发表的短篇小说全集之一,其中集结了他自1998年至2009年创作发表的四十一篇作品。通过阅读《用耳朵阅读》这部合集,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怎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自身的变化,使自己的小说不断地改换着面貌。 《用耳朵阅读》也是其中一篇同名演讲稿,是莫言2001年5月在悉尼大学所做的讲演。 莫言在其中说到:在台北的一次会议上,“我”与几位作家就“童年阅读经验”这样一个题目进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作家,除了“我”之外都是早慧的天才,他们有的五岁时就看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有的六岁时就开始阅读《红楼梦》。他比较了自己与其他作家的阅读经历 ,“当你们博览群书时,我也在阅读;但你们阅读是用眼睛,我用的是耳朵。” 这似乎总结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然而,这是一段怎样的用耳朵阅读之旅呢? 一、用耳朵阅读,内容不止于故事。 童年的莫言不仅要忍饥挨饿,还要忍受孤独之感。他的故乡交通闭塞,他又较早辍学,家中没有同龄的朋友可以一同嬉戏,大人们忙着干活,他也得帮忙放牛羊。除了在童年时期看过几本书之外,莫言更多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从老祖母讲述的故事里汲取了最初的文学灵感一样,莫言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并且从祖母的故事里汲取了文学的营养。而后,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进行着的牛车社,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庭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这样,在与村里满肚子故事的人的几十年相处里,他用耳朵阅读到了难以计数的故事。 当然,用耳朵能阅读到的远远不止故事。在莫言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中,民间戏曲、尤其是那个名叫“猫腔”的小剧种给了他深刻的影响。“茂腔”唱腔委婉凄切,表演独特,简直就是高密东北乡人民苦难生活的写照。“茂腔”的旋律伴随着他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在农闲的季节里,村子里搭班子唱戏时,他也曾经登台演出。“茂腔”是高密东北乡人民的开放的学校,是民间的狂欢节,也是感情宣泄的渠道。民间戏曲通俗晓畅、充满了浓郁生活气息的戏文,有可能使已经贵族化的小说语言获得一种新质。所以他说,长篇小说《檀香刑》就是借助于“茂腔”的戏文对小说语言的一次变革尝试。 用耳朵还能阅读些什么?当然还有大自然的声音,譬如洪水泛滥的声音,植物生长的声音,动物鸣叫的声音……在动物鸣叫的声音里,最让作者难忘的是成千上万只青蛙聚集在一起鸣叫的声音,在他的心里,那是真正的大合唱,声音洪亮,震耳欲聋,青蛙绿色的脊背和腮边时收时缩的气囊,把水面都遮没了。那情景让人不寒而栗,浮想联翩。 ??? 作者谦虚地说自己虽然没有文化,但通过聆听,这种用耳朵的阅读,为日后的写作做好了准备。 二、用耳朵阅读,内涵不止于倾听。 有人说用耳朵的阅读更加轻松有趣,又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显然,有此说法的人是将作者心中的“用耳朵的阅读”混同与当下流行的“听书”了。“听书”是近年出现的“速食文化”之一,在各个听书网里,可以点播、可以下载各类由真人发声朗读的被制成MP3等格式的书,涵盖自然科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历史人物、各类小说等,一般能在图书馆找到的书籍,在听书网里都能找到。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消化与吸收。听书,是用耳朵去听!很多人是利用闲余时间,甚至是在做别的事情的时候听书! 如果一定要例举出听书的性质和好处,那就是浅阅读、信息式阅读,基本功能就是了解信息。而对于知识型的书籍或是有深度的文学作品,仅是一听而过的话,怎能对作者及其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所以说,用耳朵阅读显然有其更丰富的内涵。 不如看看莫言的用耳朵阅读之旅: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在家放牛放羊的他,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孤独的他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在听父亲讲述“远房亲戚力大无穷”的故事后,明知自家没有这样的亲戚,而在听完故事后悟出了拉近人物关系、增强故事可信性的道理,悟出了这是一种讲故事的技巧;在村子里搭台唱戏时,他也登台演出,在看或演的过程中,不仅去欣赏“茂腔”的委婉凄切的旋律,更是对充满生活气息的戏文进行了研究;而在欣赏大自然中的成千上万只青蛙鸣叫的过程中,更是由蛙鸣想到了青蛙绿色的脊背和腮边时鼓时收的气囊;最重要的是,白天从集市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angjiali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