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教案+学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石城山记教案学案

  《小石城山记》教学设计+学案 作者文集:会员 类型:高一教案 加入时间:2010年12月27日19:49 《小石城山记》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三中学 胡峥嵘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简析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意境构造与表现技巧上很有特色对景物的描绘不仅能肖其貌且能传其神,常结合自己的遭遇寓情于景,别具味外之味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教学《小石城山记》既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要帮助学生体会柳宗元游记散文的凄美特色,体会其意境美、艺术美 (二)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课为选修2第一课,为第一个单元“唐宋记游散文”的切入点,学好本课,为“唐宋记游散文”的学习阅读作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二、教学目标 1.读懂文意,理解小石城山景观的特点 品悟融情于景、言志载道的艺术风格 2.利用“激趣——导学——互动——评价”教学环节,运用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进行教学 3.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学习其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的散文写法 2.难点:作者对“造物者”的讨论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师生一起大声朗读《小石城山记》全文,老师随时正音 可能会错读的字:垠(yín) 睥睨(pì nì) 疏数(cù) 偃(y259;n)仰 傥(t259;ng) 师生再次一起朗读《小石城山记》全文,比较前后效果 2. 学生再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①请读第一句,说说“有积石横当其垠”中的“横”字能否改成“立”,为什么? 不行“横”意在磅礴,“立”意在笔直和高耸此处强调的是积石的多而大,以致阻塞了去路另外,“横”(去声)有意外之意,如“飞来横祸”此处用“横”字,除了能表明积石形态的磅礴之外,更有突如其来、出乎意料的味道,使作者跋涉山岭的疲惫、西出无所得的失望一扫而空,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②请读二、三两句,说说“窥之正黑”中的“窥”字是什么意思? “窥”,不仅仅是“看”有个成语“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大家不能简单的翻译成“拿着竹筒看豹子,只看见一个斑点”,豹子是危险的动物,观察者自然是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深怕惊动了豹子另外还有“偷窥”等所以“窥”表面上是“看”的意思,实际上带有感情和动态感,应理解为“仔细地看”这样理解也正好吻合洞“正黑”,窥探须谨慎的语境,也把作者小心翼翼、探身瞭望的动作生动地再现出来 ③请读最后一句,作者认为“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即更加奇特、奇丽,为什么说更加,而不是“奇”? 3.教师小结第一段写景状物的内容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第一段,读出作者探幽的心情变化(注意强调“横”的意料之外、“窥”的小心翼翼、“益奇”的直抒胸臆) 4.学生再读第二段,思考问题 ①请翻译“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②作者仅仅因为美不胜收的山石被弃置于偏僻荒芜之地而质问造物主吗?是否还寄寓着其他的情感,联系作者的处境、身世谈谈你的看法 绝佳美景,千年无售,作者认为造物者是劳而无用他借着质疑神灵的安排,既为奇石大抱不平,也为被贬荒远已长达八年之久的自己发声以佳胜之地被埋没,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贬斥,谪居荒蛮,壮志难酬的悲愤真是“一腔心事付幽胜,多少凄楚烟水中”啊!所以,他更多地质疑正义与公理的所在 5.再读课文,总结提升 ①请学生再次赏读全文 ②试翻译比较以下三段内容相近、情感有异的文字,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柳宗元《小石城记》)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以上三段文字都是强调险远之处有奇景,但表达的感情迥异 ——柳宗元句,意思是奇丽之景不应埋没偏远之地,而应生得其所,名为替险远奇丽之景鸣不平,实则表达怀才不遇的感慨 ——王安石句,是对险远之处有奇丽之景的认可,是借探访奇景之名,表达人要立志的主题 ——毛泽东句,则是对险远之处有奇丽之景的赞美和欣赏,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充满了革命的战斗的快乐 一切景语皆情语,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皆因作者而不同,这是古人为文的常用写法学用、善用,必能助作文事半功倍 6.作业 阅读《永州八记》,进一步体会作者思想情感表达的方式,然后以《记》为题,写一篇游记要求写出生动的细节、真实的感悟 附: 《小石城山记》学案 一.内容简析 初中我们已学过了柳宗元的《江雪》及《小石潭记》,其山水游记在意境构造与表现技巧上很有特色他对景物的描绘不仅能肖其貌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