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前史先秦时期的土著民族及其文化.docVIP

潮汕文化前史先秦时期的土著民族及其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潮汕文化前史先秦时期的土著民族及其文化

潮汕文化前史:先秦时期的土著民族及其文化  时间: 2010年01月17日  来源:揭阳新闻网  作者: 郭伟川     潮汕历史文化的起源及其相关的问题(二)   榕江北河发源于大北山,而榕江谷地即我们俗称的榕江平原,一直伸展至揭阳南部及普宁北部的广太地区。这一地区,我认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期粤东地区先民活动的中心区域。这里是地势平缓的山坡和平原,有榕江南北河作为水源,十分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所以,“虎头埔文化”和“后山文化”都是在普宁发现的。   “后山文化”时期,相当于中原夏文化的后期阶段。此一时期,粤东“后山文化”的另一特征,就是树皮布文化。 考古发现在普宁市池尾后山遗址,一举发现树皮布石拍十多件,同时伴出有大量陶器。这说明在中原的夏王朝晚期,粤东、闽南一带的土著民族,在距今3700—3900年前,身上所穿的主要是树皮布。所谓树皮布,就是用大片而且较厚的树皮,在河边经过石拍的反复拍打,洗去树皮的杂质,剩下以纤维为主的树皮,以骨针及麻丝缝制,作为简单的衣着或包裹身体。因此,从衣着的物质形态,我们得以知道“后山文化”时期粤东、闽南土著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仍然处于半文明的状态。因为他们能生产鸡形壶和其他大量用于生活的陶器,大部分都与食用有关。可以说,他们那时可以基本解决食具和餐具的问题,但还不能完全解决穿的问题。所以,这一时期极为重要,是粤东的土著先民,从半文明走向文明的重要阶段。而这一时期是以“后山文化”为主要特征,显示榕江的南北河地区,就是这一时期粤东、闽南土著民族生活的中心区域。    虎头埔遗址全景(西-东)   虎头埔遗址全景(南-北)   我认为“潮汕历史文化”,应该是一个生活在粤东大地上,自秦汉之后由历代北方移民为主体所组成的族群,既保留了固有的中原传统文明,又讲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粤东闽南方言,同时具有明显地方特点的风俗、音乐、戏剧等特色的区域性历史文化。如果从人类学的角度,以姓氏族谱的血缘关系来追溯祖源,我们会发现潮汕人大部分姓陈、林、黄、王、??、刘、张、杨、郑、谢、郭、周、许、蔡、方等姓氏,与中原为主体的北方华夏族(即汉族)大部分姓氏的来源基本一致。因此,我们说潮汕历史文化与中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绝不是我们存心要攀附的问题,而是历史的客观事实。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潮汕话包含许多中原古音,这是经许多语言学家所证实的。因此,潮汕人的历史及其语言、民俗风尚和人情礼节,乃至于音乐与戏剧,我认为大都由历代移民带来中原的古音、古风,又结合粤东闽南地区本土的语言及生活习俗,经二千余年的融合积淀,而逐步形成的。   那么,潮汕历史文化的前史,也就是我们的祖先南来粤东大地上居住之前,究竟是什么土著民族居住在这里呢?而这些土著民族在族源上究竟与现存哪一个南方少数民族关系最为密切?   什么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土著民族。很显然,潮汕的土著民族及其文化,是由粤东地区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形成的。从大的地理环境而言,粤东地区由两道北东走向的山脉所环抱,其一为莲花山,其一为凤凰山。两山皆东、北起于闽、粤两省界。而潮汕地区第一大河韩江,其上游即为福建西南部的汀江。所以,粤东与闽南之所以成为同类型的区域文化,完全是由于山水相连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   就莲花山脉而言,其中释迦冻及大北山与潮汕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关系较为密切。莲花山又是韩江与榕江的分水岭。至于大北山,则与揭阳及其北部的邻近地区关系尤其密切,主要在揭西、丰顺、五华三县境内,东起龙颈水库,西至五华县,南起北山电站,北至丰顺境内。榕江之北河即发源于大北山,而榕江谷地即我们俗称的榕江平原,一直伸展至揭阳南部及普宁北部的广太地区。这一地区,我认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期粤东地区先民活动的中心区域。考古学家在揭阳榕江流域发掘出土文物称之为“虎头埔文化”和“后山文化”的遗存,就大量分布于这一地区。   至于凤凰山,则位于粤东地区大埔、饶平、潮州、丰顺等县市的边界,同时又是韩江与饶平黄冈河的分水岭。所以,以自然地理上的划分,我认为潮汕地区有三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一个是榕江流域,一个是韩江流域,另一个是黄冈河流域。那个在考古学上称之为“浮滨文化”的出土地区,就位于饶平的黄冈河流域上。   粤东地区的考古学研究,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饶宗颐先生发其端,与林德侯等先生至榕江谷地的虎头岭、黄岐山等丘陵地带进行田野考古,及后著成《韩江流域史前遗址及其文化》一书,成为那个时期广东省内第一本考古学专著。近年饶先生又倡导揭阳榕江先秦两汉考古,与北京大学著名考古学家、古史专家李伯谦教授共同策划,成立专业考古队进行挖掘,并发表了一系列发掘报告。而潮籍两位考古学家、中山大学曾骐教授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邱立诚研究员及其他学者,撰写了一系列相关的考古研究论文,及后并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