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诗练习.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古诗练习

;;诗句的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9、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 什么?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7、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阅读诗词,答文后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7、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8、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沉舟则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赤壁》中表示议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 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生活时,也极易养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学生。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 宋濂从小勤奋好学,家里贫穷,没钱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亲手抄录,和他们约定日期归还。在非常冷的冬天里,砚台都结了坚固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懒。当他出外去追随老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凛冽的冷风,大雪积了好几尺深,脚、皮肤都冻裂而不知道。他博览群书,最终成为明代的大学士。 时光过去了600余年,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与600余年前相比,发生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变化。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和颜悦色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需要抄书、不需要长途跋涉,也没有寒冻之苦,可是,我们真正像宋濂那样用心求学了吗? 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激情;父母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为我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正如宋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