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交通大学·地学院 * 西南交通大学 地学院 环境工程 潘杰陈佼 农药污染 主要内容 农药简介 污染途径和危害 土壤的农药污染及修复技术 存在问题 研究进展和方向 问题与讨论 利VS弊 使用农药防治病、虫、杂草等危害,具有见效快、防治面广、防治效果好等优点。但同时,农药也存在着污染环境的问题,对人类造成一定的威胁。 鉴于农药残留的持久性、农药施用的普遍性和农药污染的严重性,土壤农药污染的修复成为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农药(Pesticide) 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的统称,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灭鼠剂、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等,其中用量最大的是前三种类型农药。 农药的分类 化学结构: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有机汞类、有机砷类、基甲酸脂类等 防治对象: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特异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原料来源:矿物农药、植物性农药、有机农药、微生物农药 作用方式:触杀、胃毒、熏蒸和内吸四种作用方式 加工剂型: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等 污染来源与途径1.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自为各种目的而喷洒农药时所产生的药剂飘浮物和来自农作物表面、土壤表面及水中残留农药的蒸发、挥发扩散。此外,农药厂排出的废气,也是农药污染大气的原因之一。2. 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农田施药和土壤中的农药被水流冲刷及农药厂废水排放进入水体。由于各种水体的理化性质不同,因此被农药污染的程度也不同。3.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来自:①直接的施用;②通过浸种、拌种等施药方式进入土壤;③漂浮在大气中的农药随降雨和降尘落到地面进入土壤。4.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长期食用被农药污染的食品能造成人体某些农药的积贮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目前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神经的影响;②致癌作用;③对肝脏的影响;④诱发突变;⑤慢性中毒。此外,农药还能对水生生物、飞禽、动物和植物等造成污染和危害。 危害 污染大气、水环境,造成土壤板结 增强病菌、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 伤害土壤作物及有益生物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通过蒸发、蒸腾,飘到大气之中, 随风扩散,又通过降雨进入水环境,流失到土壤中,造成板结现象 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农药,最终会增强病菌、害虫的抗药性。 只能不断加大用药量,陷入恶性循环。 进入环境的农药在环境各要素间迁移、转化并通过食物链富集,最后对生物和人体造成危害 通过根系吸收被转运到组织或产品中, 在植物体内残留影响植物生长,同时,大多数的农药对土壤生物都有一定的毒杀作用 大型土生动物:蚯蚓和某些鼠类, 能吸收或富集土壤中的残留农药, 并通过其自身的代谢作用, 把部分农药分解为低毒或无毒产物。 小型动物种群:线虫纲、弹尾类、稗螨属、蜈蚣目、蜘蛛目、土蜂科等, 均对土壤中的污染农药有一定的吸收和富集作用, 可以从土壤中带走部分农药。 推荐文献: 《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刘惠君,刘维屏,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1. 动物修复技术 利用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环境中污染物, 利用植物的生长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方法。如在枝条和根的生长、水和矿物质的吸收、植株的衰老及其腐解等过程中, 植物都能极大地改变周围的土壤环境。 2. 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直接吸收和降解 植物释放酶的降解作用 根际-微生物的联合代谢作用 三种机制 几种常见的农药污染修复植物 地肤草——莠去津(除草剂) 伊乐藻、鹦鹉毛、浮萍、野葛——DDT 须芒草、柳枝稷——莠去津、甲氨基氯类 黑麦草——氟乐灵、林丹 凤眼莲——马拉硫磷、乙硫磷、三氯杀螨 醇、三氟氯氰菊酯 推荐文献: 《农药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卢桂宁,路党,华南理工大学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在人为优化的条件下, 利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或人为投加特效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 来分解土壤中的污染物, 以修复受污染的环境。 包括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两类。 3. 微生物修复技术 原位修复技术 受污染的土壤不经搅动或移动, 在原位和易残留部位进行处理。 主要有以下七种方法: 1.投菌法: 直接向遭受污染的土壤接入外源的污染物降解菌, 同时提供这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包括常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pdf
-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2025年燃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高中音乐 人音版 必修《音乐鉴赏》《舞动心弦——舞蹈音乐》 第四课时.pptx VIP
- 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培养ppt模板.pptx VIP
- 反渗透纳滤组合工艺高盐废水深度处理及零排放预浓缩.pdf VIP
- 超声成像系统数字扫描变换器(参考).pptx VIP
- JTG3441-202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df VIP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配合.pptx VIP
- 202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