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切削加工的理论及其应用;主要要求
1.掌握塑性材料切屑形成的过程及切削方程式的建立;掌握切屑的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会分析切削过程中积屑瘤、鳞刺产生的条件及控制措施。
2.掌握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计算机辅助测试原理、方法以及经验公式的建立。
3.掌握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及常用刀具材料的应用场合,了解刀具材料发展的趋势。
4.掌握刀具磨损机理及刀具耐用度的选择原则。
5.能综合分析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的耐用度的影响。
6.理解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意义,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7.理解已加工表面质量的评定指标以及表面粗糙度、加工硬化、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8.理解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切削液的选用原则及依据;能根据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和加工条件综合选择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刀具、切削用量和切削液。;1.1 切屑变形机理;1.1.1 切屑的形成和变形区的划分;图1-1 塑性金属挤压与切削示意图;图1.2 金属切削过程模型
(1)简化模型;(2)晶粒滑移示意图;(3)滑移与晶粒的伸长;二、变形区的划分及特征
第一变形区(剪切滑移、加工硬化)
始滑移面OA与终滑移面OM之间的变形区称为第一变形区,宽度很窄(约0.02~0.2mm),故常用OM剪切面亦称滑移面来表示,它与切削速度的夹角称为剪切角φ。
第二变形区(纤维化、加工硬化)
当切屑沿前面流出时,由于受到前面挤压和摩擦作用,在前面摩擦阻力的作用下,靠近前面的切屑底层金属再次产生剪切变形。使切屑底层薄的一层金属流动滞缓,流动滞缓的一层金属称为滞流层,这一区域又称为第二变形区。
第三变形区(摩擦与加工硬化)
第三变形区也称为刀—工接触区,主要是刀具的后刀面与工件的挤压和摩擦,形成已加工表面。;1.3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流线与三个变形区示意图;图1-4 第一变形区金属的滑移;(1)第二变形区内金属的挤压变形
金属切削层经过第一变形区后绝大部分开始成为切屑,切屑沿前刀面流出,由于受刀具前面挤压和摩擦的作用,切屑将继续发生强烈的变形,这个变形区域称为第二变形区,用Ⅱ表示。
特点:(1)靠近刀具前面的切屑底层附近纤维化,切屑流动速度缓慢,甚至滞留在刀具前面上;(2)切屑发生弯曲变形;(3)由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刀屑接触面附近温度升高。
第二变形区的变形直接关系到刀具的磨损,也会影响第一变形区的变形大小。;(1-2);讨论:
剪切角、相对滑移、和变形系数是根据纯剪切理论的观点提出的,它们不能反映全部的金属变形实质;
当 时,对于某一固定的剪切角,相对滑移与变形系数成正比;
当
当 时,不能用变形系数表示变形程度。;二、切屑力学模型
切屑力模型主要研究切屑与刀具前刀面的相互作用。作用在切屑上的力如图1-6所示。应用力平衡原理可得各个力的方程:;图1-6 作用在切屑上的力与角度的关系(c);(1-6);剪切角的计算;讨论:
前角增大时,剪切角随之增大,变形减小。在保证切削刃强度的情况下,增大刀具的前角对改善切削过程是有利的。
摩擦角增大时,剪切角随之减小,变形增大。在低速切削时,采用切削液以减小前刀面上的摩擦系数是很重要的。
注意,上述两式在定性上是一致的,都假设:
二维自由直角切削;
工件材质均匀;
单一剪切面;
不计弹性变形;
不计加工硬化和积屑瘤;
用单一的摩擦系数μ代替复杂的前刀面上的摩擦情况。;1.1.3 切屑的变形规律及控制;(3)切削用量对切屑变形的影响
切削速度: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切削速度对切削变形的影响呈波浪形;
进给量:进给量增大,则切削厚度增大,切削变形减小,变形因数减小;
背吃刀量:对切屑变形的影响较小。;解释: ;3. 切削速度;2. 切屑的类型及变化
带状切屑:内表光滑,外表毛茸;加工塑性材料,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
挤裂切屑:外表锯齿,内表裂纹;加工塑性材料,切削厚度较大,切削速度较低,刀具前角较削。
单元切屑:也叫粒状切屑,加工塑性材料。
崩碎切屑:加工脆性材料。;1-10 切屑的类型; 3.切屑的控制
切屑形状
带状屑, C形屑,崩碎屑,宝塔状屑,长紧卷屑,发条状切屑,螺卷屑;衡量切屑可控性的主要标准
(1)不妨碍正常的加工(不缠绕工件、刀具,不飞溅到机床运动部件中);
(2)不影响操作者的安全;
(3)易于存放,清理和搬运。
切屑卷曲和折断
(1)切屑卷曲和折断机理:
切屑沿刀具前面流出的过程中,受到前面的挤压和摩擦而进一步变形,使得切屑底部被挤而伸长,切屑背面相对缩短,切屑就自然会逆时针卷曲。
如果刀具的前角较小,则切屑流出过程中受到的挤压和摩擦变大,切屑就会卷得更紧。切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中国碳纳米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docx VIP
- McgsPro软件使用教程_V1.0.pdf VIP
- 桥面铺装层裂缝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探讨.doc VIP
- 序篇 不忘初心 课件高一音乐人音版(2025)必修音乐鉴赏(共19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光伏电站消防安全课件.pptx VIP
- 监理通知单模板.doc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学课件.pptx VIP
- 傣族简介[共20页].pptx VIP
- 最全党务知识竞赛出题题库(分类).pdf VIP
- JJF(黔)37-2020《水泥安定性试验用沸煮箱校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