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场纯地下二层车库结构设计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 工程简介 1
1.2 场地岩土条件 1
1.2.1 土层分布及工程特性 1
1.2.2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3
1.3 场地水文条件 3
1.4 场地地震效应及场地类别 4
第二章 建筑设计 5
2.1 柱网设计 5
2.2 层高设计 5
2.3 埋深设计 5
2.4 防火设计 5
2.4.1 防火分区 6
2.4.2 安全疏散 6
2.4.3 防烟和排烟要求 6
2.5 坡道设计 7
2.6 防水设计 8
第三章 结构设计 9
3.1 板的设计 9
3.1.1 负一层顶板的设计 9
3.1.2负二层顶板的设计 19
3.2负一层横向次梁的设计 25
3.2.1内力计算 25
3.2.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6
3.2.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9
3.3负一层纵向次梁的设计 39
3.4侧墙的设计及计算 39
3.4.1侧向土压力计算 40
3.4.2内力及配筋计算 43
3.5竖向荷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46
3.5.1初选梁柱截面尺寸 46
3.5.2 荷载计算 47
3.5.3 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51
3.5.4 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8
3.6 框架梁计算 63
3.6.1 框架梁内力组合 63
3.6.2 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65
3.7 框架柱的计算 70
3.7.1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70
3.7.2 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 72
第四章 基础设计 80
4.1基础底板设计 80
4.1.1材料的选用 80
4.1.2 荷载计算 80
4.1.3.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81
4.1.4在基底净反力下内力计算 81
4.1.5 在基础自重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87
4.2地基梁的内力计算及配筋 91
4.2.1初选地基梁截面尺寸 91
4.2.2地基梁在基底净反力下内力计算及配筋 92
4.2.3基础底板自重和梁自重下梁内力计算和配筋 95
4.2.4地基梁的斜截面受剪计算 99
4.2.5箍筋加密区计算 99
4.3抗浮验算 99
4.3.1荷载计算 99
4.3.2基桩承载力计算 101
4.3.3抗拔桩桩身结构设计 102
4.3.4桩身抗拉承载力验算 102
4.3.5单位面积抗浮力验算 102
4.3.6抗拔桩的抗裂验算 103
第五章 电算建模与分析 105
第六章 总结 108
参考文献 109
致谢 111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拟建场地位于某,原始地貌单元属于坡洪积台地。场地现为空地,总体地势呈北高南低的趋势。拟建场地北、西、南侧为已建道路,隔路为建设用地;东侧为地块,地块与地块之间为规划道路,现为空地。场地北面的场地正进行地下室基坑施工,其余地块尚未动工,均为空地。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为II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40s,场地土类型为中软~中硬场地土。
1.2 场地岩土条件
1.2.土层分布及工程特性
根据钻探揭露,结合已有地质资料,本场地分布的岩土层按地层年代及成因可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层,各层内再分别按成因、土质类别或风化差异程度划分若干亚层。具体分层情况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①素填土
(2)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3dl+pl):
②粉质粘土
(3)第四系花岗岩残积土(Qel):
③残积砂质粘性土
(4)燕山晚期岩浆岩风化层(γ52(3)c),按风化程度差异分为3个亚层,具体分层如下:
④全风化花岗岩
⑤-1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
⑤-2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
⑥中风化花岗岩
上述各岩土层的分布和厚度变化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平面
位置图》。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概述如下:
①素填土:褐黄、灰黄色,松散~稍密,稍湿,新近回填,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含碎石,车载填筑,未经专门压实处理,尚未完成自重固结。
②粉质粘土:黄、黄红、砖红色,少部分地段为浅灰、灰黄、灰白色,可塑~硬塑状,湿,成分主要为粘、粉粒和石英质砂粒,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切面稍光滑,干强度较高,韧性较高。
③残积砂(砾)质粘性土:灰黄、褐黄色、砖红色、暗红色等,可塑~硬塑,湿,母岩为花岗岩,长石已风化成粘土矿物,微具原岩残余结构,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岩芯手捏易散,泡水易崩解、软化。
④全风化花岗岩:黄、褐黄色,硬塑,湿,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长石已基本风化成粘土矿物,杆长修正后标贯击数N≥30击,岩石风化剧烈,岩体极破碎,散体状结构,若芯呈硬土状,浸水易崩解、软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⑤-1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黄、灰黄、褐黄、黄白色,硬塑~坚硬,湿,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长石已大部分风化成粘土矿物,杆长修正后标贯试验击数N≥50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