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展小城镇,促进新农村建设.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充分发展小城镇,促进新农村建设

充分发展小城镇,促进新农村建设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历史上多次提出的话题,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新课题。小城镇兼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特性,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将大大推进农业工业化,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从本质上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小城镇 城乡差距 农村城镇化 发达国家小城镇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稳住农村,城市才能健康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多次讲过,我们要办的事情很多,样样都很重要,但要分轻重缓急,既要讲量力而行又要讲尽力而为。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以小城镇为单位集中整合,打捆使用,不仅符合客观实际,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而且具有纲举目张的战略意义。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重要的结合点,是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的服务载体,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地。我国“城市腿长、农村腿短”的现象十分严重,十分有必要把优先发展小城镇放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思考,放在科学发展观的大框架里研究。 1.我国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积极进展,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整体功能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4年的41.8%,26年增长了23.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0.9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5.4亿,全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1个。虽然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小城镇在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小城镇,近年来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出现了繁华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现象。 目前,全国有9亿农民在农村生活,有16.67万平方公里的非农建设用地,有320多万个自然村,72万个行政村,19369个建制镇,16395个乡集镇。国家统计局披露的一组数据表明:在35764个乡镇中,有50%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7000万户农民住房需要改善;中小学危房数占78.5%;60%的农民没有卫生厕所;60%以上的乡镇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场;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和电话;2%的行政村没有通电;1%的乡镇没有卫生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2.57倍扩大到2005年的3.22倍,特别是自1997年之后明显扩大。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与城市的差距更大。 基于对这一基本国情的分析和判断,党中央自1998年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以来,就发展小城镇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2000年6月专门下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而且在中央历次农村工作会议以及有关农村工作的文件中,反复提出要搞好小城镇建设;2005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2005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明确:“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在建设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共同行动的背景下,小城镇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2.新农村建设要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 首先,小城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文化中心,通过其辐射作用,可以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自然延伸,并衔接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也是城镇文明的重要载体,对农村的影响最直接也最深刻,农民进入它的门槛也最低。因此,小城镇最容易实现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的渗透和传播,也会在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让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市民化。 其次,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基础。小城镇作为农村的区域中心,具有很强的集聚扩散效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促进第二、第三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同时,小城镇中的产业集聚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也可起到节约土地、减少污染等作用,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就是“小城镇,大作用”的典型模式。 再次,小城镇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发展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