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学教案培训资料医学中小学上课资料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 生理学研究进展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 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 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 生理学研究进展 马歇尔于1951年9月30日出生于西澳大利亚州卡尔古利市,1974年毕业于西澳大利亚大学并获取硕士学位,1977年成为珀斯皇家医院注册医师,1985年成为珀斯皇家医院肠胃病学研究人员。他于1986年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执研并担任医学教授,1996年任该大学内科医学研究教研,1997年返回祖国,成为西澳大利亚大学临床医学教授,1999年担任该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授,2003年出任该大学幽门螺杆菌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生理学研究进展 沃伦于1937年出生在南澳大利亚州阿德莱德市,1961年获阿德莱德大学硕士学位并供职于南澳大利亚伍德威尔市伊丽莎白皇后医院,1962年成为阿德莱德医学与兽医学研究所注册血液病学和临床病理学医师,1964~1968年成为墨尔本皇家医院注册临床病理学医师。他行医、执研于墨尔本、珀斯等地,1967年成为澳大利亚病理学院研究员,1968年出任珀斯皇家医院病理学家至今。 生理学研究进展 1979年4月,在珀斯皇家医院执研的沃伦在一位胃炎病人的胃黏膜活体标本中,意外地发现了一条奇怪的蓝线,他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发现有一种弯曲样杆菌紧贴着胃上皮,有规律的存在于黏膜细胞层的表面及黏液层下面。紧接着,他又在其他活体标本中找到这种细菌。由于这种弯曲样杆菌总是出现在慢性胃炎标本中,沃伦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等疾病可能有密切关系。 生理学研究进展 1981年,沃伦的同事、珀斯皇家医院消化科医生马歇尔开始将信将疑地与他共同做100例胃炎病人胃黏膜活体标本相关实验。开始时胃活检组织的细菌检出率仅为19.1%,技术熟练以后达到了87.1%,从而验证了沃伦发现的正确性。接下来,沃伦和马歇尔又用内窥镜对100例肠胃病病人进行研究。他们发现,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内都有这种细菌。 1982年,这两位临床微生物学家用弯曲菌的微氧培养方法,成功地分离到这种细菌。 生理学研究进展 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细菌命名委员会将其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杆菌(H.pylori)。 1984年马歇尔和沃伦提出幽门螺杆菌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lancet》上。 生理学研究进展 胃溃疡 慢性活动性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 功能性肠胃病 胃癌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 生理学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P)属弧菌科、螺杆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弯曲状,轻微螺旋,长2.5~5μm、粗0.5μm。菌体一端或两端可有多根鞭毛,运动活泼,通常在黏液层下面,黏膜上皮表面,在胃小凹内及腺腔内,呈不均匀的集团状分布。 生理学研究进展 1 HP进入胃后,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移向胃粘膜。 2 HP细胞外壁粘附素能贴紧胃上皮细胞,一旦附着,即与上皮细胞膜下的肌动蛋白聚合,形成足突而牢固附着。 3 胃上皮细胞存在着HP粘附因子的特异性变体,由此HP可特异地粘附于胃上皮细胞,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 生理学研究进展 正常情况下,胃十二指肠粘膜能抵御侵袭损害,维护粘膜的完整性。HP感染改变了粘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平衡。 HP凭借其毒力因子的作用,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局部粘膜的防御/修复机制; HP感染增加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 生理学研究进展 HP毒力的主要标志是: 空泡毒素(VagA)蛋白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蛋白 尿素酶 此外,HP的其他毒素、毒性作用的酶及其诱导的粘膜炎症反应均能造成粘膜屏障损害。 生理学研究进展 HP的粘液酶降解粘液,促进H+反弥散。 HP脂多糖刺激细胞因子的释放,干扰胃上皮细胞与层粘素的互相作用而使粘膜丧失完整性。 HP的酯酶和磷脂酶A降解脂类和磷脂,破坏细胞膜完整性。 HP产生的一些低分子蛋白可趋化和激活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有毒性的氧自由基。 HP激发机体产生抗体,与胃粘膜细胞成分交叉反应,导致细胞损伤。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品〗创业的商业计划书教材幻灯片.ppt
- 〖精品〗创业计划书教材幻灯片.ppt
- 〖精品〗创业计划书模板教材幻灯片.ppt
- 〖精品〗从制定寒假计划书看家园携手教材幻灯片.ppt
- 〖精品〗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内容安排步骤及要领教材幻灯片.ppt
- 〖精品〗东风日产专营店申请计划书教材幻灯片.ppt
- 〖精品〗东风雪铁龙销售服务品牌店申请计划书教材幻灯片.ppt
- 酒店建筑设计演示幻灯.ppt
- 〖精品〗法律服务计划书教材幻灯片.ppt
- 酒店开业庆典公关策划演示幻灯.pptx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