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
一、立项依据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正经历着从一般的概念性和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转变,而承载力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度量和研究的评价研究的核心之一(carey d i,1993)。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搞清楚了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才能进一步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进而制定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commom m et al.1992;daliy g c et al.1996)。
基于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承载力研究一直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承载力研究开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不足,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
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系统所允许的人类活动最大强度。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土地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等研究不同,生态承载力研究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区域土地的生产能力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而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限度的生态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包括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资源、降解和吸收各种有害废弃物、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广阔领域,其中很多方面是传统的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研究所没有或很少涉及的。因此,生态承载力是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等概念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承载力研究方向的开拓大大拓展了承载力研究范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化研究。
以土地承载力为主要内容的资源承载力研究包含两个隐含的假设条件:①研究区域是封闭的,和外界不存在资源的交换,区域范围内人口的生存完全依靠区域内部的资源;②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持区域内部人口的生存,不考虑系统对区域外部的生态价值。这两个假设条件决定了对于一些特殊地区,单纯依靠土地等资源的承载力分析常常难以反映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实际状况。这种情况在一些人口相对少但生态结构却脆弱的地区(例如中国西部地区)尤其明显。因此,对于一些特殊地区,需要全新的承载力研究思路,而生态承载力为此提供了可能。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后,holling等国外学者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c s holling,1973),通过honing和guderson等学者十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化理论模型(goldstone j.1991;gunderson l, c s holling,2001;c s holling,2000;c s holling,2001)。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学者在自然生态系统对火灾、放牧、捕猎、砍伐、收获等小尺度干扰的反应,生物多样性变化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生态替代状态之间的转换及其触发因素、生境破碎化和物种灭绝之间的定量关系等研究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细致而具体的工作(amitrajeet a. batabyal,1998;ehrlich p, 1981;garry peterson 2000;garry d. peterson,2002 ), peterson. 2002 ),这些学者的研究工作与holling和guderson等的研究工作共同构成了国外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基础。
王家骥是国内较早开展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学者,在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测一文中(王家骥,2000),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在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方法上,王家骥提出通过第一性生产力来确定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根据这一思路,对黑河流域的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分析;高吉喜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一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一书中对生态承载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探讨(高吉喜,2001),在生态承载力评价过程中,高吉喜除了考虑土地第一性生产力以外,还考虑了水资源等限制因素,并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对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总体状况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总体而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目前对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依然处于探索阶段,holling和guderson等建立的生态承载力模型还属于理论模型,要将这一模型投入实际应用,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其它国外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某些特定的生态系统类型,对于包括社会、经济、自然各个子系统在内的区域范围的生态承载力评价则涉及较少,而这一部分内容恰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王家骥和高吉喜等中国学者对区域范围的生态承载力评价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二者的研究都没有完全摆脱原有的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思路,在研究过程中,很少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本身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上情况表明,区域范围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目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跑步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doc
- 泡沫混凝土复合墙体材料的应用研究论文报告.doc
- 泡沫式免冲水生态厕所项目建议书论文报告.doc
- 胚胎移植技术在山羊良种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报告.doc
- 胚胎移植在养羊业中的作用、问题及改进意见论文报告.doc
- 培训班招生策划方案课件论文报告.doc
- 培训管理制度论文报告.doc
- 培养高年级段小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对策研究立项书论文报告.doc
- 培育科学的安全价值观精心打造铁路企业安全文化(论文)论文报告.doc
- 佩玮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文报告.doc
- 青城神韵二期4#施工单位自评报告论文报告.doc
- 青川县骑马乡香树坝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论文报告.doc
- 青岛凯宾斯基饭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文报告.doc
- 青海德令哈10MW光伏电站设计可研报告论文报告.doc
- 青海省阿岱至李家峡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房建、收费大棚机电、景观、绿化工程监理规划论文报告.doc
- 青海省羊肉生产体系探讨论文报告.doc
- 青海省主要园区配套条件说明情况论文报告.doc
- 青海西宁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PE管技术协议书论文报告.doc
- 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聚氯乙烯一体化项目石灰石长距离BC1胶带输送机安装论文报告.doc
- 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策划书论文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