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孔孟两章-季氏将伐颛臾》课件5(61张PPT)(粤教版必修4).ppt

4.14《孔孟两章-季氏将伐颛臾》课件5(61张PPT)(粤教版必修4).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4《孔孟两章-季氏将伐颛臾》课件5(61张PPT)(粤教版必修4)

(2) 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 自己的态度? 理由有三: (1)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2)颛臾在鲁国境内 (3)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义正辞严 不容置辩 不可伐 不必伐 不当伐 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自我辩解:“夫子欲之(板书),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我们那主公要攻打它,我们两人都不主张这样做呀!) 季孙氏想要这么做,我们两个臣子都不想这么做。(省略句) 问题推测—— 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孔子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朱熹注:平声)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来、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意即: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同是在《论语》里,孔子曾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这里则说的是“在其位,谋其政”。任一份职就要尽一份力;拿一份钱做一份事嘛。即使用我们今天并不那么先进的话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那“钟”也得撞得响啊! 能施展能力就去做官,不能施展能力就不去做官。(省略句) 盲人临危或者跌倒却不去扶,那么,用那个辅佐的人干什么?(倒装句、省略句、互文) 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而是因为它日渐强大,又靠近费,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现在不消灭他,今后必将成为季氏的大患啊!”由此可见,冉有和季路实际上是参与了季氏的军事谋划的。 现在的颛臾,坚固而且跟费相近,现在不攻取它,后世一定成为子孙的忧患。(判断句) 问题推测—— 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一针见血,马上批评他说:“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态度。”(疾,憎恨;舍曰,避而不谈;辞,托辞、辩解之辞)因为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这正如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却说成是要搞“大东亚共荣圈”一样。总之是心里明明想的是一样,口里却装模作样地说成是另一样,活脱脱的“伪君子”形象。 品德高尚的人最痛恨那些避而不谈“想要这么做”却一定要找出这种借口的做法。 夫:代词,那,句中位置。 今夫颛臾:夫,放在句中,那,代词。 夫如是:夫,放在句首,发语词。 批评了他们,孔子觉得作为老师还得给他们讲讲道理。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议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安之。”(翻译) 明确: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又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贫富思想。他的这种思想当然不同于共产主义,而具有平均主义色彩。因为他“不患贫”,而共产主义却要消灭“贫穷”。当然,历史地看,孔子的均贫富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至少,它成为后世不少农民起义的口号和目标。 春秋时期等级制度 王 (朝) 诸侯 (国) 大夫 (家) 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后,孔子又针对冉有和季路的问题进行了批评。 明确:“今由与求也……谋动干戈于邦内”(翻译) 文章结尾一句话“吾恐季孙之忧……之内也。”理解。 明确: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实力,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谋动干戈于邦内:即“谋于邦内动干戈”,谋划在邦内采取军事行动。后代形成成语“大动干戈”。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形成成语“祸起萧墙”。 古人一般房屋建筑结构 问题推测—— 孔子、冉有、季路、季氏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季氏 孔子 冉有、季路 季氏 孔子 冉有、季路 权臣 家臣(学生) 老师 争权 夺利 礼治 仁政 文谋(主)武勇(次) 归纳总结—— 思想内容方面 写作技巧方面 表现孔子的仁政思想; 表现孔子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对话体; 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延伸巩固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现象。 是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无乃尔是过与 见 冉有、子路见于孔子 曹刿请见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路转溪头忽见 延伸巩固—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