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蕊科 (Cladoniaceae Zenker).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蕊科 (Cladoniaceae Zenker) 石蕊科地衣的地衣体通常由水平生长的初生地衣体和垂直生长的次生地衣体两部分组成。初生地衣体壳状、颗粒状或鳞片状,宿存或早期消失;次生地衣体为果柄、拟果柄或缺如,由初生地衣体上生出,直立,中空或实心,单一或具稀疏至繁茂的分枝。共生藻为共球藻属 (Trebouxia) 的种类。无衣瘿。 子囊盘貌视蜡盘型而质地较硬;通常顶生或稀为侧生于果柄上,或偶有直接生于初生地衣体上者;子囊圆柱状或棍棒状,顶端具加厚的淀粉质层,内含8个孢子,不规则双行排列;孢子无色,单胞。 迄今已知的中国石蕊科地衣共五属,即筛蕊属 (Cladia)、鹿蕊属 (Cladina)、石蕊属 (Cladonia)、圆盘衣属 (Gymnoderma)和扇盘衣属 (Thysanothecium)。本卷地衣志中记载中国石蕊科地衣5属105种。 中国石蕊科 (Cladoniaceae) 分属检索表 1.具有明显的果柄或拟果柄 .........................…………………………………….................... 2 1.无明显的果柄或拟果柄,子囊盘直接生于或借助于极短的(小于 1 mm)小柄生于初生鳞叶 体边缘 ................................……………. ……………… 2. 圆盘衣属 Gymnoderma 2.具有明显的果柄 ................................………………………………………….................… 3 2.具有拟果柄 …...........................................……………………………………………......… 4 3.果柄具有皮层, 顶端扩大为杯体或不扩大......………………...... 5. 石蕊属 Cladonia 3.果柄无皮层, 顶端不扩大 ................………………………..... 4. 鹿蕊属 Cladina 4.初生地衣体壳状, 宿存, 拟果柄由初生地衣体表面生出, 有皮层, 直立, 顶端扩大为扇形或伞形子囊盘………………………………….………...… 3. 扇盘衣属 Thysanothecium 4. 初生地衣体早期消失,拟果柄多分枝,或多或少布有筛孔…….….…1. 筛蕊属 Cladina 1. 筛蕊属 Cladia Nyl., Recogn. Ram. 1870, p.69. 模式种:聚筛蕊 (Cladia aggregata (Sw.) Nyl.)。 初生地衣体缺乏。拟果柄有分枝,既无鳞芽和裂芽,又无粉芽,表面或多或少布有筛孔;皮层由纵向菌丝构成,髓层变化较大。   子囊盘位于拟果柄聚伞状分枝顶端;子囊盘圆形,边缘凸出,暗色,无藻细胞;子实下层灰色或暗色;侧丝不分枝;子囊棍棒状,单壁,圆顶遇碘变兰色,内含8个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无色透明。分生孢子器无柄贴生或具短柄;分生孢子弯曲形。 化学:含松萝酸、巴巴酸、原岛衣酸、原地衣硬酸、黑茶渍素、柔扁枝衣酸、富马原岛衣酸、降斑点衣酸及三苔色酸等。 共生藻:共球藻(Trebouxia sp.)。 分布:本属地衣主要分布于南半球,如澳大利亚等地,个别种类也延伸至北半球。在中国只分布有聚筛蕊一种。 2. 圆盘衣属 Gymnoderma Nyl., Synop. Lich. 2:26 (1860). 模式种:圆盘衣 (Gymnoderma coccocarpum Nyl.)。 初生地衣体小鳞叶状,有时宽扇状;上表面皮层呈淡黄灰绿色;下表面缺乏皮层,白色髓层外露并带有赭色色度。 子囊盘直接从初生地衣体边缘生出或位于很短 (约 0.2 mm 高)而无共生藻而实心的小果柄上。   共生藻:共球藻 (Trebouxia sp.)。 3. 扇盘衣属 Thysanothecium Mont. Berk., Hook. Lond. J. Bot. 5:257 (1846). 模式种:扇盘衣 (Thysanothecium hookeri Mont. Berk.)。 初生地衣体壳状至小鳞状,由直径为 0.05-2 mm 的小颗粒和小鳞芽组成, 呈星散状或密集为覆瓦状排列,贴生于基质或边缘微翘起,往往呈精致的细裂至珊瑚状或偶而分化为粉芽状群体。 拟果柄由初生地衣体表面生出,直立,近基部圆柱状,上部变为扁平形,顶端扩大为伞形至扇形的子囊盘;皮层连续,具纵沟,表面光滑至蟾蜍皮状小瘤。 子囊盘于拟果柄上呈伞形顶生 (子囊盘表面向上)或扇形 (子囊盘表面向一侧);子囊盘表面平坦或凸起,蜡黄色至淡褐色;子囊棍棒状,内含 8 个孢子;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