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研究

⑶主要症候群出现规律: 气虚的病理变化贯穿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整个病理过程,尤其 是脾气虚导致运化功能下降,水湿内生突出; 气滞血瘀出现是随着气虚的加重而出现并加重,而在湿热内 蕴时,血瘀现象也比较明显。 观点1: 活动期病机特点以湿热为重,治疗当清利湿热为主, 缓解期病机特点以脾虚为主,治疗法则应以健脾为主, 4 治疗方法 观点3: 从痈论治本病,确立“健脾生肌,清热化腐”治法 4.1 治疗原则 观点2: 解毒化浊去其病因,宽肠理气、敛疡愈疡调其病机,缓急 止痛、止泻止血治其病症,调整肝脾治其相关影响因素的 治疗原则。 清热燥湿: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葛根芩连汤; 温散寒湿:胃苓汤,当归四逆汤,香砂六君子; 温中清肠: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半夏泻心汤; 调和肝脾:痛泻要方,小柴胡汤合四君子汤; 补脾益肾:参苓白术散,真人养脏汤,四神丸,附子理中丸 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 4.2 经方治疗 总结经方在UC治疗上的应用,情况如下: *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 研究进展 谢晶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概 述 一 1.溃疡性结肠炎的概念 2.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 3.溃疡性结肠炎的流行病学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也可遍及整个结肠。 1859年首次被描述 1920年被医学界公认 1956年我国首次报道 1.溃疡性结肠炎的概念 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②病情反复难愈,病程迁延,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 ③中西医结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④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2.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 发病率:国内外都逐年增高。 西方:10年前:3~14.3/万 现 在:10~20/万 我国:是10年的3.8倍。 3.溃疡性结肠炎的流行病学 传统中医研究进展 二 1 认识沿革 2 辨病因 3 治法规律 4 选方规律 5 用药规律 1 沿革 中医古代文献没有“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病名, 根据本病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利脓血便的 特点,仍然可以从古代文献中找到关于本病的记载。 《黄帝内经》:肠澼、赤沃 “肠澼便血”, “少阴之病,腹满痛溏泄,但为赤沃”, “少阴司天,火淫所胜,民病注泄赤白” 《伤寒杂病论》: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 者, 桃花汤主之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 之。 金元医家: 在辨证分型、鉴别及治疗上进行深刻论述 《河间六书》: 脏腑泻痢,其证多种,大抵从 风湿热论 下迫窘痛,后重里急,小便赤 涩,皆属燥热 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 自除 朱丹溪 《丹溪心法》 赤痢属血,白属气。 血痢久不愈者属阴虚。 干于血分为赤, 干于气 分则白。 刘完素 《景岳全书》 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 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 广肠而在脾肾 脾肾虚弱之辈,但犯生冷 极易作痢 明确提出了“脾肾”不足是本病发病之根本 张景岳 明代 2.辨病因 2.2 脾胃虚弱论 李东垣“ 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无所伤也,…不能 输运,则气血精神由此而日亏,脏腑脉络由此而日损,肌 肉形体因此而日削。”。 2.1 感受外邪论 《灵枢》“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僻” 《诸病源候论》“由脾虚大肠虚弱,风邪乘之” 2.4内伤七情论 《素问》中指出过度的忧恐喜怒,情志刺激所伤,可 使脏腑气机失畅,气血紊乱,阴阳失调。 《症因脉治》“七情内伤痢之因” 2.3 饮食所伤论 《素问》“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则阴受之,……入五 脏则满闭塞,下为食泄,久为肠僻。” 《景岳全书》“过食生冷,所以致痢”。 2.5 无积不成痢论 《仁斋直指方》:痢出于积滞。积,物积也;滞,气滞 也。物积欲出,气滞而不与之出,故下坠里急,乍起乍出, 日夜凡百余度…以无积不成痢也。 2.6 内痈论 《普济方》:肠痈病在上则吐,病在下当下脓血,此为 肠痈之属。 张锡纯:肠中脂膜腐败,由腐败而至于溃烂,是以纯下 血水杂以脂膜,即所谓肠溃疡也。 朱丹溪: 泄泻之症,虽分湿、火、寒、虚、痰、食六者之殊,必以渗湿燥脾为主,而随证加药焉。 3 治法规律 吴鞠通: 噤口痢,呕恶不饥,积少痛缓,形衰脉弦,舌白不渴,加味参苓白术散主之,。 3.1 健脾渗湿法 醒脾开胃,健脾渗湿,对 久痢脾胃虚弱者,最适宜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刘完素 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 重则除湿,脉弦则祛风,血脓稠 粘,以重药竭之。 3.2 调气和血法 刘完素认为:本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