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磁共振测试技术
专业:材料工程 学号:机电1105048 姓名:
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及应用综述
所谓核磁共振, 就是指处在某个磁场中的物质的原子核系统受到相应频率的电磁辐射作用时, 在它们的磁能级之间发生的共振跃迁现象。
1 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史
1946年, 泊塞尔和布洛赫所领导的两个研究小组, 在几乎相同的时间里, 用不同的方法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在物质的一般状态中的核磁共振现象。泊塞尔使用的实验方法是吸收法, 布洛赫使用的则是感应法后来, 他们二人因这项重大发现而于1952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核磁共振于1953年发展到应用阶段, 此后, 核磁共振的方法和技术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连续方法(又称为稳态方法或扫描方法), 二是脉冲方法(又称暂态方法或自由进动方法), 由此形成核磁共振波谱学。核磁共振波谱学的发展促进了物理学学科的发展, 也促进了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医药学等其它边缘学科的发展, 在许多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核磁共振技术原理
2.1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
泡利在1924年首先提出原子核具有磁矩, 并认为核磁矩与其本身的自旋运动相联系, 用此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核磁矩μ与核自旋角动量L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 mp——质子质量, e ——单位电荷
g 称为朗德因子, 对于不同的核它有不同的值, 它反映核内部自旋和磁矩的实验关系。实验工作中, 常常用磁旋比γ这个物理量表示核磁矩与核自旋的关系, 其定义为:
γ随核的结构不同而不同。g因子与磁旋比γ的关系为:
可见, g 因子也是一种磁旋比。
2.2核磁共振的量子解释
原子核具有磁矩μ, 在存在外磁场B时, 原子核与外磁场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附加能量:
由于M可取2I十1, 它表示核自旋相对于B取不同方向时, 有不同的附加能量。正是E的存在使得在外磁场中的原子核能级分裂成2I十1, 这称为原子核的塞曼效应。此时两相邻子能级之差为:
因此当用电磁波照射核时它将只吸收如下频率的电磁波
这种在外磁场中的原子吸收特定频率电磁波的现象就是所谓的核磁共振用经典的概念。 这种现象是由于外来电磁波的频率和核特定的固有频率相等而发生共振的结果,一般被测的样品是一个处于热平衡状态下的包含有大量原子核的系统原子核在低能级与高能级之间的分布服从玻尔兹曼分布, 处于高能级的原子核总是比低能级的少, 所以感应吸收比感应辐射占优势, 也就是当发生核磁共振时对电磁波吸收能量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使两个能级上的原子核数目相等时, 将看不到共振现象在核磁共振技术中, 可以利用大量原子核系统样品内部的矛盾运动和控制环境条件, 以增强吸收, 避免出现“ 饱和”。
2.3 核磁共振的实现
对实验中常用到的氢核, 即质子来说, M=±12, 所以, L=±12h, 这说明质子在外磁场中只有两个可能取向由于, 所以质子在外磁场中的能量为
即只有两个能级
此式表明, 为了使氢核发生核磁共振, 可以保持外磁场不变, 而连续改变人射电磁波的频率;也可以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而调节磁场的强弱。由上式可以算出, 要使在1T的磁场中的氢核发生核磁共振, 入射电磁波的频率应为42.56MHZ, 这一频率在射频范围, 和它相应的电磁波波长为7m, 即短波无线电波的波长。
一种在实验室中观察核磁共振的装置的主要部分如图所示,这一装置通过调节频率来达到核磁共振, 样品装在小瓶中置于磁铁两极之间, 瓶外绕以线圈, 由射频振荡器向它通人射频电流,电流就向样品发射同频率的电磁波,发射频率大致和磁场B对应的频率相等。为了精确地测定共振频率, 使用一个调频振荡器使射频电磁波的频率在共振频率附近连续变化当电磁波频率正好等于共振频率时, 射频振荡器的输出就出现一个吸收峰, 它可以从示波器上看出, 同时可由频率计读出此共振频率。
图1 核磁共振实验装置示意图
3 核磁共振仪器
目前使用的核磁共振仪有连续波(CN)及脉冲傅里叶(PFT)变换两种形式。连续波核磁共振仪主要由磁铁、射频发射器、检测器和放大器、记录仪等组成。磁铁用来产生磁场,主要有三种:永久磁铁,磁场强度14000G,频率60MHz;电磁铁,磁场强度23500G,频率100MHz;超导磁铁,频率可达200MHz以上,最高可达500~600MHz。频率大的仪器,分辨率好、灵敏度高、图谱简单易于分析。磁铁上备有扫描线圈,用它来保证磁铁产生的磁场均匀,并能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连续精确变化。射频发射器用来产生固定频率的电磁辐射波。检测器和放大器用来检测和放大共振信号。记录仪将共振信号绘制成共振图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商“造节”引爆“双11”大战.doc
- 矿业旋转编码器使用说明书.doc
- 石壕吏6.ppt
- 社团年终工作总结.doc
- 看屈臣氏—如何保持竞争优势.doc
- 班集体团委会工作建设.doc
- 盾安电气节能减排中长期规划(定稿2013618).doc
- 班组管理自测(单项).docx
- 监控市场风生水起 视频矩阵发展可知晓.doc
- 皮衣绣花工艺.doc
- 抢分秘籍10 带电粒子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偏转和交变电电场中的应用(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解析版) -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和动量问题(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6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综合应用(三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5 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二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