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最终版
Company Logo 改变了反应途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催化剂为什么能加快反应速率? Br- 的 催 化 作 用 过 氧 化 氢 的 分 解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催化剂的特点 参与反应并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组成不变。 正反应的催化剂也必然是逆反应的催化剂。 少量催化剂就能起显著作用。 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能进行的反应 。 催化剂具有特殊的选择性。 Company Logo 三、催化剂的应用 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上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化工生产中85%左右的化学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 象无机化工原料硝酸、硫酸的生产,合成氨,汽油、煤油、柴油的精制,塑料、橡胶以及化纤单体的合成与聚合等等都是随工业催化剂的研制成功才得以推广应用的。 Company Logo 合成氨工业 N2(g) + 3H2(g) 2NH3(g) 铁触媒 5000C, 2×107~5×10Pa 催化剂的应用 Company Logo 有许多为人们所关注的现象都有与催化作用有关。例如,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都是酶催化反应;大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的形成、汽车尾气的净化等都涉及到催化作用。 催化剂的应用 Company Logo 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催化剂的应用 Company Logo 催化剂的应用 酸雨的形成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2SO2+ 2H2O + O2→ H2SO4 MnSO4、FeSO4、MnCl4、FeCl2等金属盐可催化此反应。 Company Logo 生物催化剂 - 酶 催化剂的应用 酶是一类由细胞产生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 几千年来,酶一直在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酿酒、制酱、造醋到消化食物无不得益于酶的生物催化功能。 Company Logo 酶的催化作用 Company Logo 生物酶的应用 Brewing Dairy products ? 酿酒 Baking 烘焙 乳制品 催化剂的应用 Company Logo 固 氮 酶 豆科植物根部长有根瘤,根瘤菌中存在固氮酶,在常温常压下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 Company Logo 本 章 重 点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熟悉平均速率及瞬时速率的计算。 了解简单反应与复合反应。掌握速率控制步骤,元反应的定义及反应分子数判断,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级数。 熟悉一级反应的方程式,掌握半衰期与速率常数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掌握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概念。 Company Logo 熟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计算反应速率、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 本 章 重 点 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机制,了解常见催化剂的作用。 Company Logo 习 题 7、9、13、17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元反应中反应物微粒数之和。 反应分子数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三分子反应 极少! 5. 反应分子数 Company Logo 二、质量作用定律与速率方程式 当温度不变时,元反应: aA + bB = cC 1. 质量作用定律(law of mass action ) 此式称为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又称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 ν= kcAacBb 只有元反应符合! Company Logo k -- 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 ν = kcAacBb 取决于反应物的本性,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 与浓度无关 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k值通常越大 2.速率方程 Company Logo 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中,浓度的方次和反应物的系数不一定相符,不能由化学反应方程式直接写出,而要由实验确定。 3.速率方程式的一般表示方法 质量作用定律仅适用于元反应 Company Logo ? 其反应速率方程式: n = kcAa cBb a A + b B = gG + d D? 任一化学反应: 元反应,上式成立; 复合反应,则不一定。 Company Logo 在V2O5晶体表面上CO的燃烧反应 2CO(g)+O2(g) =2CO2(g) 实验测得 ν= kc(CO) 而不是 ν= kc2(CO)c(O2) 例 如 Company Logo 4.反应级数(order of reaction ) ν = kcA? cB ? 总反应级数: n = ? + ? + ?????? 对于复合反应 ?、? ?????? 和 n 的数值完全是由实验测定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