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七过饱和固溶体的脱溶沉淀
课题七 过饱和固溶体的脱溶分解 1. 重要概念 2.铝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3.钢的回火转变 4.调幅分解 1.重要概念 脱溶分解: 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第二相(沉淀相)或形成溶质原子聚集区以及亚稳定过渡相的过程。 固溶处理: 将合金加热到固溶线以上一定温度保温足够时间,获得均匀的单相固溶体,快冷至室温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过程。 固溶与时效工艺的应用: 有色金属的固溶与时效;低碳钢的时效,等。 2. 铝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2.1 Al-Cu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硬度变化 合金经加热保温后,得到单相固溶体,之后快冷,得到过饱和固溶体。——固溶处理 一定温度加热,硬度随时效时间变化,先升后降。 时效温度越高,到达硬度最大值时间越短,硬度最大值越低。 产生原因:第二相析出——硬度提高 第二相尺寸过大:过时效 2.2 Al-Cu合金的时效过程 合金析出GP区→GP区溶解,析出θ’’相→ θ’’相转变为θ’ → θ’ 转变为θ相→ θ相长大、过时效 为什么会出现过渡相? 因为,过渡相的出现使得系统能量的降低更加容易,速度更快。 脱溶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3. 钢的回火转变 回火: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低于临界点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 原因:M极不稳定,极易分解; AR也是亚稳相 目的:改善韧性;稳定组织;消除或减小 内应力。 3.1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 根据温度,回火过程可分为以下五个有区别又相互重叠的阶段: (1)碳原子的重新分布——时效阶段(100℃以下) (2)过渡碳化物(ε/η或ε’)的沉淀——回火第一阶段(100-300 ℃) (3)残余奥氏体的分解——回火第二阶段(200-300 ℃) (4)过渡碳化物转变为Fe3C——回火第三阶段(200-350 ℃) (5) Fe3C的粗化和球化,以及等轴铁素体的形成——回火第四阶段(350 ℃以上) 1、25-100℃ M中碳原子的重新分布 Wc0.2%, 碳原子偏聚于位错附近→柯垂尔气团 Wc0.2%, 碳原子扩散至孪晶面上→弘津气团 2、80-250 ℃ M分解 (1)高碳M的分解 T125 ℃,双相分解 T125 ℃,单相分解 出现原因:碳原子的扩散能力不同 (2)低碳和中碳M的分解 得到:回火马氏体 3、残留奥氏体的转变 (200-300 ℃) 钢中Wc0.4%时,就有AR AR存在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AR与过冷A的差别: 高碳;三向压应力 (1) AR向P和B的转变 AR向P的转变与过冷A差别不大; AR向B的转变被提前:M的存在促进B转变(图7-12) (2) AR向M的转变 二次淬火: AR在回火冷却时转变为M 如:W18Cr4V的三次回火 二次淬火的起因:560℃保温时,AR发生了催化(反A热稳定现象) 560 ℃回火后在250 ℃停留,依然发生稳定化(反催化)。 催化和反催化可以反复进行多次 产生原因:C、N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的结果 4、碳化物的析出,200-700 ℃ 5、α相状态的变化 (1)回复和晶粒长大 低碳钢:由于碳化物钉扎晶界,再结晶过程被抑制,回火时α相只有回复和晶粒长大 高碳钢:T=400℃,形成回火托氏体 T=600℃,形成回火索氏体 回火时间较短时,低碳钢保留板条特征,高碳钢保留片状特征;长时间回火后,出现等轴组织。 (2)内应力消失 回火温度越高,内应力消失越彻底。 3.2淬火碳钢回火时力学性能的变化 3.3 合金钢回火时力学性能变化的特点 (1)延缓钢的软化 Me主要通过影响碳原子的扩散来影响M的分解及碳化物的析出、长大速度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W、V、Ti等都可提高碳在M中的扩散激活能Q,降低扩散系数D (2)发生二次硬化现象 本质:共格析出的合金碳化物的弥散强化 合金碳化物越稳定、越细小,强化效果越好 M2C和MC型碳化物有明显二次硬化效果 (3)影响钢回火后的脆性 3.4回火脆性 定义:淬火钢在回火加热过程中韧性并不是随温度上升而提高,而是在特定温度范围出现韧性明显下降的现象。 1、第一类回火脆性 出现温度:250-400 ℃ 原因:碳化物Fe2C5或Fe3C沿 板条M的条界、束界、群界 或在片状M的孪晶带和原A 晶界上析出。 第一类回火脆性无法完全消除,但可以减轻: 1)降低钢中杂质元素含量; 2)细化A晶粒:用Al脱氧或加入Nb、V、Ti 3)加入Mo、W 4)采用等温淬火代替淬火+回火 5)加入Cr、Si等调整发生第一类回火脆性的温度范围,使之避开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月饼课件介绍.pptx VIP
- 中国人炒中国股主力思维做主升_笔记.docx VIP
- 2024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传祺-传祺GA3S PHEV-产品使用说明书-传祺GA3S PHEV 精英版-GAC7150CHEVA5A-GA3SPHEV用户手册_201903071.pdf VIP
- 慢性乙肝防治治疗课件.pptx VIP
- 房屋安全鉴定,正规的房屋司法鉴定机构.doc VIP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pptx VIP
- dewinter综合征医学课件.ppt VIP
- dewinter综合征专题知识.ppt VIP
- 呼吸系统胸片 影像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