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开大学排水工程课件-第四章
第四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4.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4.2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影响因素与主要设计、运行参数 4.3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 4.4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与曝气池的工艺参数 4.5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新工艺 4.6 曝气的理论基础 4.7 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 4.8 活性污反应器——曝气池 4.9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 4.10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维护管理 4.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气进行曝气,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换新鲜污水,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在污水中形成一种呈黄褐色的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这种絮凝体就是“活性污泥”。 4.1.1 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概念与流程 4.1.2 活性污泥的形态与活性污泥微生物 外观: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 颗粒尺寸:0.02~0.2 mm; 表面积:20~100 cm2/mL; 含水率:99%; 比重:1.002~1.006。 固体物质含量:1% 有机成分:75%~85%,主要是栖息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体、难降解有机物质; 无机成分:15%~25%,由原污水带入,微生物体内存在的无机盐很少,可以忽略。 活性污泥由四部分物质所组成: 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 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e; 由原污水带入的难降解惰性有机物Mi; 由污水带入的无机物质Mii。 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其在活性污泥反应中的作用 活性污泥微生物是由细菌类、真菌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异种群体所组成的混合培养体,这些微生物群体在活性污泥上形成食物链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 细菌 以异养型的原核细菌为主,在正常成熟的活性污泥上的细菌数量大致介于107~108个/(mL活性污泥)之间;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为20~30 min; 真菌 微小的腐生或寄生的丝状菌,这种真菌具有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功能; 丝状菌的异常增殖是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诱因。 原生动物 肉足虫、鞭毛虫和纤毛虫等3类; 主要摄食对象为细菌; 通过辨别原生动物的种属,能够判断处理水质的优劣,因此将原生动物称之为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性生物; 原生动物不断地摄食水中的游离细菌,可进一步净化水质。 后生动物 主要为轮虫; 仅在处理水质优异的完全氧化型的活性污泥系统,如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中出现; 轮虫出现是水质非常稳定的标志。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净化污水的第一承担者,也是主要承担者是细菌; 摄食处理水中游离细菌,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原生动物是污水净化的第二承担者,同时原生动物摄取细菌,是活性污泥生态系统的首次捕食者; 后生动物摄食原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第二次捕食者。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增殖曲线:在某些关键性的环境因素,如温度一定、溶解氧含量充足的条件下,营养物质一次充分投加,微生物种群随时间以量表示的增殖和衰减动态。 适应期 对数增殖期 减速增殖期 内源呼吸期 活性污泥絮体的形成 活性污泥絮凝体,也称为生物絮凝体,骨干部分是由千万个细菌为主体结合形成的通称为“菌胶团”的团粒; 菌胶团对活性污泥的形成及其各项功能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它发育正常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絮凝体才能很好的形成,其对周围的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功能以及絮凝、沉降性能,才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 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成机制: 两个菌体之间,既存在着电斥力,也存在着范德华引力,这两种力的强弱与菌体间的距离有关; 当曝气池内有机营养物质充沛,F/M值高,细菌处于对数增殖期,运动性能活泼,动能大于范德华引力,菌体难以结合,活性污泥絮凝体不能很好形成; 当曝气池内有机营养物质降到某种程度,细菌增殖速度低下或停止,处于内源呼吸期或减速增殖期后段,运动性能较弱,不能与范德华引力相抗衡,并且在布朗运动作用下,菌体互相碰撞,互相结合,使活性污泥絮凝体形成,初步形成的凝聚体又与其他的细菌相结合,絮凝体之间也相互粘接,凝聚速度加快,最终能够形成颗粒较大的活性污泥絮凝体。 4.1.3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有机污染物从污水中去除过程的实质就是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被活性污泥微生物摄取、代谢与利用的过程,也就是 “活性污泥反应”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结果是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获得能量合成新的细胞,活性污泥得到增长。 初期吸附去除 在污水开始与活性污泥接触后的较短时间(5~10 min)内,污水中的有机物即被大量去除; 活性污泥有着很大的表面积(2000~10000 m2/m3混合液),在表面上富集着大量的微生物,在其外部覆盖着多糖类的粘质层,当其与污水接触时,污水中呈悬浮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化学选修四:2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ppt
- 化学键课件上课用必修2.ppt
- 化学鲁科版高三第二章离子反应第1讲.ppt
- 化学:21《化学能与热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化学:22《化学能与电能》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ppt
- 化学:22《海水的综合利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
- 化学:31《认识晶体》晶体的特征鲁科版选修4.ppt
- 化学:22《电解质》第一课时课件鲁科版必修1.ppt
- 化学:23《分子的性质》上课.ppt
- 化学:41《卤代烃》课件2苏教版选修5.ppt
- 南京邮电大学模拟电子线路第6章反馈黄丽亚.ppt
- 南方新课堂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第12讲碰撞与动量守恒近代物理初步.ppt
-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四学案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
- 南方新课堂2017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课件-专题2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
- 南方新课堂2017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课件-专题2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ppt
- 南瑞rcs921a保护功能及原理详解.ppt
- 南邮《通信原理》课件第6章.ppt
- 卤代化合物clbri的合成-ma071124.ppt
- 南邮软件工程-unit03-0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ppt
- 历史上:电位器技术讲座48p.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