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常见病防治大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羔羊常见病防治大全

养羊技术大全 中国养羊网 羔羊常见病防治大全 如何解决羔羊断奶前烂嘴   未断奶的羔羊常常在口角、唇黏膜、齿龈上发生散发性小红斑,逐渐发展成为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泡或脓疱,此后相互融合,痂不断增厚,部分或整个口唇外翻,呈桑葚状隆起,后变为黑褐色痂块,这就是所谓的“烂嘴病”。   羔羊群中一经发现病例,应连同母羊一起送隔离舍隔离,由专人护理。养羊   对已患病的羔羊可用下列方法治疗:①母羊乳头用0.1%的高锰酸钾浸泡后让羔羊吃乳,用0.1%的高锰酸钾水让羔羊自由饮用。②给羔羊注射聚肌胞注射液,一次2毫克,隔日1次。③羔羊流涎较多时,可用2%的硼矾水冲洗,每天2~4次。④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抹口腔,一日3次。⑤继发感染者用青霉素80万单位、5%的葡萄糖20毫升静脉注射,一日2次。 羔羊常见病的简易诊治措施   过食症   羔羊过食症即D型肠毒血症,多见于1月龄以上喂精饲料育肥的羔羊。饲料更换快,或喂精料型日粮时,羔羊发病快,经常未出现症状即倒地而死。有症状时,病羊表现抑郁,磨牙,惊厥。   治疗 ①母羊产前15~30天注射疫苗2次,间隔不少于2周。②羔羊28日龄注射疫苗1次,42日龄注射1次,进入舍饲肥育,90日龄时可以再注射1次。③未注射疫苗的羔羊群,出现病例应立即组织全群注射,注意注射后10~15天才能获得免疫,这时要停喂精饲料,在日粮中添加饲用抗生素。   白肌病   羔羊白肌病是因肌肉营养障碍而发生心肌和骨骼变形的一种疾病。症状是后肢僵直、弓背,有时卧倒,仍有哺乳或进食欲望。在羔羊群中出现下列情况,可以怀疑有白肌病:①病羔羊有四肢僵直史。②同群中有几只羔羊同时出现上述症状。③一直吃饲喂陈干草的母羊奶的羔羊,对此病较敏感。治疗:①注射硒和维生素E合剂后,仍可能缺维生素E,但不缺硒,应再注射200~400国际单位维生素E。如重复注射硒,可能引发急性硒中毒,造成羔羊迅速死亡,死前症状如同白肌病。②口服维生素E。把维生素E添加到饮水或饲料中均可。羔羊40日龄前按1吨饲料用12.5万国际单位,40~80日龄用8万国际单位,80~120日龄用4000国际单位。补硒也可以采用注射、添加到饲料中喂服。冬春季有防寒御风的设施,母羊产前应防治鼻部慢性感染。   呼吸道病   大小羔羊都易患此病,羔羊上呼吸道(鼻)感染最多,但不严重,重病例可能致死。   治疗 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拥挤,保证羔羊出生后吃早吃好初乳。产羔房空气流通,冬春季有防寒御风的设施。母羊产前应防治鼻部慢性感染,以切断分娩母羊舔羔羊时的传染途径。 羊传染病:羔羊大肠杆菌病   羔羊大肠杆菌病又称羔羊大肠杆菌性腹泻或羔羊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理特征为胃肠炎或败血症。   [病原]病原菌为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数日龄至6周龄的羔羊,但那波里大肠杆菌也可致3-8月龄的绵羊羔与山羊羔发病,并呈急性经过。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舍饲期间,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气候多变、初乳不足、圈舍潮湿等有利于本病的发生。   [发病机理]当羔羊吮吸被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母羊乳头、咬添污染的垫草等物时,病菌进入胃中。初生羔胃酸酸度较低,病菌易通过皱胃到达肠道。如机体因多种因素引起抵抗力降低和肠道功能减退,病菌则在肠内大量繁殖,产生耐热和不耐热两种肠毒素。后者使肠黏膜绒毛的柱状上皮变为立方状上皮,其微绒毛消失。此时肠内容物的渗透压升高,肠腔液体大量积聚,使肠腔扩张,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机体因腹泻而丧失大量水分、Na+、K+、HCO2-等,导致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终因毒血症而死亡。此即为肠型大肠杆菌病。如病菌侵入肠壁进入血液循环,则可发展为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症状]潜伏期数小时至1-2d。   败血型:多发生于2-6周龄的羔羊。病初体温升高,临诊常有精神委顿、四肢僵硬、运步失调、视力障碍、卧地磨牙、一肢或数肢做划水动作等神经症状,有的关节肿胀、疼痛。多于24h内死亡。   肠型:多见于2-8d的幼羔,主要表现病初体温升高,随之出现下痢,体温下降。病羔腹痛、拱背、委顿。粪便先呈半液状,色黄灰,以后呈液状,含气泡,有时混有血液。如治疗不及时可于24-36h死亡,病死率15%-75%。偶见关节肿胀。   [病理变化]   败血型: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混有纤维素。肘关节、腕关节等关节肿大,滑液混浊,关节囊内有纤维素脓性渗出物。脑膜充血、点状出血。大脑沟常有脓性渗出物。   肠型:尸体脱水,肛门附近及后肢内侧被粪便染污。肠浆膜淤血,色暗红。胃肠呈卡他型或出血型炎症变化,皱胃、小肠与大肠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皱胃有半凝固的乳汁,小肠与大肠内容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