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工学六电路的暂态分析0
第六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的过渡过程) §6.1 概述 §6.2 换路定理及初始值的确定 §6.3 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分析 §6.4 脉冲激励下的RC电路 §6.5 含有多个储能元件的一阶电路 §6.6 二阶电路的过渡过程简介 §6.7 正弦激励下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 产生过渡过程的电路及原因? 必须注意: 只有uC 、 iL受换路定理的约束而保持不变,电路中其他电压、电流都可能发生跃变。 时间常数 第二阶段:(K:1?2) K E1 R1 + _ + _ E2 3V 5V 1k 1 2 R3 R2 1k 2k C 3? _ C + E2 R1 R3 R2 第二阶段( 20ms ~) 电压过渡过程方程 第二阶段(20ms ~) 电流过渡过程方程 第二阶段小结: 第一阶段小结: 总波形 始终是连续的 不能突跳 是可以 突变的 3 1.5 t 1.25 1 (mA) 20ms t 2 2.5 (V) 6.3.2 RC电路的响应 零状态、非零状态 换路前电路中的储能元件均未贮存能量,称为零状态 ;反之为非零状态。 电 路 状 态 零输入、非零输入 电路中无电源激励(即输入信号为零) 时,为零输入;反之为非零输入。 电路的响应 零状态响应: 在零状态的条件下,由激励信号产生的响应为零状态响应。 ? 全响应: 电容上的储能和电源激励均不为零时的响应,为全响应。 ? ? 零输入响应: 在零输入的条件下,由非零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为零输入响应; 此时, 被视为一种输入信号。 或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充电) t R K + _ C E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放电) t E 1 E + - K 2 R t=0 C E T t 零输入 响应 零状态 响应 C 在 ui 加入 前未充电 R C R-C电路的全响应( 零状态响应 零输入响应) + t 求: 例 已知:开关 K 原处于闭合状态,t=0时打开。 E + _ 10V K C 1? R1 R2 3k 2k t =0 解(一):三要素法 起始值: 稳态值: 时间常数: 解: E + _ 10V K C 1? R1 R2 3k 2k 解(二): 零状态解和零输入解迭加 + _ E 10V C 1? R1 2k? C 1? R1 2k? + 零输入 零状态 E + _ 10V K C 1? R1 R2 3k? 2k? 零状态解 + _ E 10V C 1?F R1 2k? 零输入解 C 1?F R1 2k? 全解 经典法或三要素法着眼于电路的变化规律 稳态分量 自由分量 完全解 稳态 分量 自由 分量 + 两种方法小结 t 0 -4 6 10 (V) §6.4 脉冲激励下的 RC电路 t T E C R ? T E t ? C R E + - 条件:τ T 电路的输出近似 为输入信号的微分 T t E t 6.4.1 微分电路 t T + - C R t=0 ~ T + + - E 条件:τ T 6.4.2 积分电路 电路的输出近似 为输入信号的积分 t T E t t= 0 ~ T + - E + - + - t T C R 6.4.3 序列脉冲作用下R-C 电路的过渡过程 τT/2 C R T 2T E t T/2 t E T t 2T E 2T E t T T/2 T t 2T E t E T/2= 5 ? C R ? T/2 t 2T E T T/2 . . . . . . . . . T 2T E . . . E . . . E 2 ( 稳定后 ) 见后页 说明 C R ? E 2 t t E 以横轴上下对称, 以 0.5 E上下对称, U1、U2可用三要素法求出。 C R U2 U1 ? T/2时稳定后的波形 三要素方程: E 2 t E U2 U1 T/2 T 0 ? 两式联立求解得: (2) 当 t=T时: --------- (1) 当 t=T/2时: --- ? ? 标记页仅供参考,不做要求。 一般情况下,电路中若包含多个储能元件,所列微分方程不是一阶的,属高阶过渡过程。这种电路不能简单用三要素法求解。如: §6.5 含有多个储能元件的一阶电路 + _ C R E i L 有些情况,电路中虽然含有多个储能元件,但仍是一阶电路,仍可用三要素法求解。本节主要讨论这种电路。 含有多个储能元件的电路,其中储能元件若能通过串并联关系用一个等效,则该电路仍为一阶电路。如: 6.5.1 多个储能元件可串并联的一阶电路 + _ E C + _ E C1 C2 C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上历史早背晚默小纸条.pdf VIP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pptx VIP
- 安装施工员工作职责内容(32篇).docx VIP
- 气凝胶隔热保温纳米涂料-气凝胶基础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中心学校校园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pdf VIP
- 电动升降式高杆灯安装使用说明书.doc VIP
- GB50257-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备战25年高考数学】解答题06 10类导数答题模板(原卷版) (2).docx VIP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专题6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pptx VIP
- 【备战25年高考数学】解答题01 7类解三角形答题模板(解析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