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淮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学]淮祠

淮 祠 淮祠 淮祠又叫禹王庙,位于桐柏县城西14公里的淮源镇政府所在地,古称“阳口”、淮井铺,又称固庙。淮祠始建于秦朝,用于供奉东渎大淮之神,汉时易名淮渎庙。 始建于秦代的淮河源头桐柏山太白顶的淮祠(淮神庙),历代都有修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千百年来香烟不绝,享祭不已。 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第一次在淮水发源地的县治平氏(今河南桐柏县平氏镇)举行了祭祀淮渎神仪式。 《桐柏县志》曾记述了东汉一次祭淮活动:“汉桓帝延焘六年(公元163年),南阳太守中山卢为君,增广庙制,躬亲祭致,并遣官致者再。” 隋文帝加封淮河之神为“东渎大淮之神”,并于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下诏建淮神庙,当时的著名诗人薛道衡还写了一篇文情并茂的《祭淮文》,敬祭淮神,以“抚宁淮甸”。 唐玄宗封淮渎之神为“长源公”,并多次举行祭祀淮神活动。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规定在每年立春这一天祭祀淮神;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下诏封淮渎神为“长源王”。 明清时因黄河夺淮,造成淮河出口严重不畅,致使淮河经常泛滥为害,因而祭祀淮神活动也随之骤增,甚至连皇帝即位、出巡、寿诞、驾崩等重大事件,朝廷都要派员祭告淮神,如明代共派遣官员主持祭祀淮神达36次之多;清代至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已祭祀25次。清康熙御书“灵渎安澜”、雍正皇帝御书“惠济河漕”牌匾,分别悬挂于淮渎庙;乾隆年间重修淮渎庙,并御制《淮渎庙碑记》。 清《淮渎神庙碑记》 淮渎发源桐柏山,经寿凤淮安会黄河入海,经流三千四百二十里。通气协灵立庙享祀由来旧矣。考禹贡言,义淮浮淮皆在徐州。言淮海则在扬州,而溯导川之绪必自桐柏。 盖治水者,先疏其源而后可以达其流,此古今不易之至理也。往岁黄河安澜,循轨专籍洪泽湖蓄淮之清水,以刷沙敌黄,而粮艘经山阳清河间,亦资淮利济其间。奠民居资灌溉多在扬州之境。然予于必发源之地亟加疏浚,祗迓神庥。夫亦宗大禹之志而已。 清《淮渎神庙碑记》 先是乙已岁,豫皖雨泽愆期,因之淮水弱,而清口停淤,且渐有黄流倒灌之虞。夙夜畴咨,深惟洪湖水浅:意其初源必有沙石壅塞,致遏经流者。不浚其本,何以畅其末?爰命豫省藩臣江兰虔往渎祠致祷,寻导初源,藩臣旋以禹庙东有三大井涌出三泉,加淘浚引归河身即以具图复命予思《一统志》载,淮水有伏流数里,涌起三泉为井之文。且阅今图中,冈硐稠复知所谓三泉者未必即真源也。复命抚臣毕沅亲往推勘,由桐柏山麓迤逦南上,约十六七里至中峰胎簪山厂见水一潭,询土人指为淮池。 清《淮渎神庙碑记》 复延缘细径而上,十余里始至山顶,有大石盘陀,广十余亩。旁洼渊映泉出石间,为之汰除沙砾,则发谷共喷涌汲取无竭。于是导淮自桐柏之言益信。而《水经注》所云,淮水出胎簪山,潜流复出者亦印证悉合,是为淮渎其源也。已潜源既昭,光景斯焕,爰命发帑重新神庙,以扬答嘉祉。嗣是以求神渍浚发风雨协调,附近郡邑既均被润泽而向之。洪湖有时稍弱者,近岁澄澈诰弥潴泄应节以济重运,则舳舻相接,衔尾遄行,而涤黄流迅洪波尤以见锡佑之功,景烁昭彰诚有不可思议而得之者。 清《淮渎神庙碑记》 夫以长淮为川泽之灵,而宅奥栖源惟神实司其契,予之推求精确,不惮再三,必直致其诚而感格之,捷响应景昭,百川于是效民顺,万民于是蒙福。然则贬贲报功其庸可以已于言乎。庙修于五十一年四月,告成以五十三年五月,守臣以碑记请,爰系颠末,俾刻石以光昭祀典云。 乾隆五十四年岁在已酉季夏丹御笔 《祭淮文》 隋 薛道衡 元帅晋王,谨以清涤制币太牢之奠,敬祭于东渎大淮之灵。盖圣德应期,神功宰物,上齐七政,下括四海,自晋人丧道,彝伦攸ル,天隔内外,地毁东南。三吴成危乱之邦,百越为逋逃之薮。皇帝肇开鼎业,光有神器。图出龟龙,镜悬金玉。忧劳庶绩,无忘寤寐,言念苍生,情深矜养。河源海外,莫不来庭,冒顿呼韩,岁时拜谒。伪陈蕞尔,尚阻声教,妖贼叔宝,僭窍遗绪。毒流江左,冤结人神。上轸皇情,义申吊伐,猥蒙朝寄,抚宁淮甸。仰惟导源桐柏,长迈蓬莱。标四渎而引百川,擅五林而含七德。庶凭流恶之灵,克成除暴之举,使水陆旌旗,所向无前。吴会君长,束手归服,谨申荐礼,惟神尚飨。 中国淮河源民俗博物馆 中国淮河源民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桐柏县,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河南批准建立的首个以淮河源文化为载体,独具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的民俗博物馆。 中国淮河源民俗博物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命名,已成为全国第18家冠“中国”二字的民俗博物馆,盘古神话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淮祠始建于秦朝,用于供奉东渎大淮之神,汉时易名淮渎庙,是我国建庙时间最早、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庙宇之一。现有禹王殿、淮井亭、淮源文化陈列馆等20多处景观,是淮河源头的标志性建筑。 禹王殿 “禹王殿 ”为正殿五间,高大雄伟,建筑面积366平方米,飞檐镏金,画栋雕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