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学介绍模板.ppt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几个方向 第一研究室 粒子理论/量子场论与物质微观结构研究 (10人) 超弦理论/统一理论与早期宇宙演化研究 (4人) 引力理论与天体宇宙学研究 (2人) 第二研究室 凝聚态理论研究 (5人) 统计物理与理论生物物理、生物信息学研究 (6人) 量子物理、量子信息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理论研究(3人) 中科院物理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更名为物理研究所。至今,已有50余位院士先后在物理所工作过,包括吴有训、赵忠尧、严济慈、吴健雄、钱三强等著名科学家。 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物理所现已发展成为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等。 截止2006年底,物理所共有各类人员404人,其中科研人员186人(含正高职人员104名,副高职71人),技术支撑人员6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当前的研究领域 凝聚态物理及冷原子物理(1) 凝聚态物理:高温超导的微观机理研究;相位弦理论研究;低维电子系统的研究;量子相变和量子临界现象;拓扑绝缘体;拓扑序和拓扑量子计算等(2) 冷原子物理:光晶格中量子气体的研究;Feshach共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新特性研究;简并分子气体;低维量子气体的研究;多组分混合物的研究;人造规范场中的量子气体等。 计算机科学 (1) 计算机密码学:Hash函数及相关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分析与设计;分组密码基于布尔函数的数学分析新方法探讨;可证明安全性的密码体制新模式研究等 (2) 计算复杂性的关键性问题:通信及计算复杂性研究;计算信息学研究;安全计算新模式设计等 (3) 量子信息及量子计算的关键性问题:量子通信及计算复杂性研究;重大量子计算问题设计;量子通信的安全理论及分析 (4) 计算机图形学研究 理论生物物理 (1)基因调控网络的研究:基因调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新的基因调控模式研究 (2)人工基因回路的设计与构建的研究: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基因回路的设计和构建;基因回路的动力学和调控模式理论 (3)分子进化的研究:蛋白质结合的DNA模体的进化问题;研究普遍性规律的统计物理学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论 (4)代谢网络的研究:从大规模基因组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组数据重构代谢网络;生物代谢的调控策略 (5)噪声对细胞调控过程的影响的研究 数学……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俄裔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于2004年制成石墨烯材料。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仅有一个原子厚。自那时起,石墨烯迅速成为物理学和材料学的热门话题。 目前,集成电路晶体管普遍采用硅材料制造,当硅材料尺寸小于10纳米时,用它制造出的晶体管稳定性变差。而石墨烯可以被刻成尺寸不到1个分子大小的单电子晶体管。此外,石墨烯高度稳定,即使被切成1纳米宽的元件,导电性也很好。因此,石墨烯被普遍认为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革命。 胶带粘出的诺奖让我们梦想破灭向兵 成都商报评论员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近年来,随着国力渐强,国人对于诺贝尔奖表现得近乎疯狂。从政府到大学, 从科研机构到普通百姓,从教育制度到社会环境……林林总总的研究讨论,纠结在一个问题上: 五千年文明+四大发明的中国, 为什么就连诺贝尔奖的毛也摸不着? 大家都是严肃认真的, 而且开始发愤图强。如今,“培养大师”的口号差不多稍微有点基础甚至毫无基础的院校都敢喊,多少多少年中国人必得诺奖的预言也听得人耳朵起茧子。但这次,两个看起来很嬉皮的科学家, 用我们天天打交道的胶带, 粘回了这个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奖,实在让人错愕———他们完全颠覆了我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从基础教育的海量作业和考试中发现尖子, 进入高等院校强化训练,学习传统的一切高深理论,继承过往大师的全部精华,在最先进的科研机构皓首穷经地工作,直至垂暮之年一鸣惊人。 这两位科学家全然不是我们传统的大师风范———50出头的海 姆,用时下流行的说法,似乎有些恶搞,因此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业安全生产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1.2掌握广西壮族服饰元素及特点(课件)《广西壮族服饰文化与创意设计》.pptx VIP
-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规范.pdf VIP
- 创伤(救治)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pdf VIP
- 47_DLT 584-2017《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pdf VIP
- 基于FAP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及心肌纤维化药物筛选方法.pdf VIP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材料.doc VIP
- 中国设施农业的减碳增汇效应分析——基于1828个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pdf VIP
- 小学体育与健康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二年级全一册《第四课 运动场上我最棒》教学设计 .pdf
- GB50270-2010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