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期货与期权教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期货与期权教程

期货与期权教程 金融系投资理财教研室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问题一:现货、远期与期货 1.现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2.远期合约——非标准化 3.期货合约——标准化(四个方面) 第一章 导论 问题二:为什么要进行期货交易? 1.初期是主要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比如:农产品的季节性等(蛛网模型) 2.集中交易(期交所):形成权威价格 第一章 导论 问题三:期货交易发展简史 1.古希腊、罗马时期(13世纪):大交易市 场、中央交易所 2. 1571年英国:世界上第一家商品期货交 易所——伦敦皇家交易所(现伦敦国际金融期 货交易所) 第一章 导论 问题三:期货交易发展简史 3. 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交所(CBOT), 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商品期货交易所(1865年推 出标准化合约及保证金制度)。 4. 1876年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世界第 一家金属期货交易所。 5. 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金 融期货(外汇期货) 第一章 导论 问题四:新中国期货交易发展的曲折历程 1.1949—1980年代:无金融,更无期货 2.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新 中国第一个农产品中央交易所(建立了部分期货 交易制度)。 3. 1992年1月: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新中 国第一家规范化的期货交易所。 第一章 导论 问题四:新中国期货交易发展的曲折历程 4. 1992年5月:上海金属交易所开业。 5. 1993年的泛滥:交易所达50家,经纪机 构近1000家。 6.1994年的清理整顿:保留15家。 7.1998年再次整顿:保留至今的三家,即 大连、郑州和上海期交所。 第一章 导论 问题四:新中国期货交易发展的曲折历程 8. 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期货从业人 员管理办法》(2002年)、《期货从业人员执业 行为准则》(2003年)、《期货交易所管理办 法》(2002年)、《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 (2002年)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2007年) 第一章 导论 问题四:新中国期货交易发展的曲折历程 9. 金融期货:1993年10月,上海证券交易 所推出国债期货,后因95年2月“327”合约风波 (国泰君安挂出1000万张卖盘)而停办。 但是,200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并于 2010年3月正式开始交易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第二章 期货合约 问题一:远期合约的标准化 1.商品品质的标准化 2.商品计量单位和数量的标准化 3.交割月份的标准化 4.交割地点的标准化 第二章 期货合约 问题二:期货合约的主要内容 1.合约名称/交易品种; 2.交易单位; 3.报价单位; 4.最小变动价位; 5.涨跌停幅度; 6.交割月份; 7.最后交易日; 8.交割日期; 9.交割等级; 10.交易保证金 11.交易手续费/方式; 12.交割方式; 13.交易代码; 14.上市交易所。 第二章 期货合约 问题三:逐日盯市制度 1.保证金制度(结算准备金、交易保证金) 2.对冲平仓和实货交割平仓 3.每日结算无负债制度(浮动盈亏) 结算示例 第二章 期货合约 问题四:期货商品的种类与上市条件 (一)种类 1.农产品期货:大米、小麦、棉花等; 2.生产资料期货:有色金属、能源等; 3.金融工具期货:利率、外汇、股指等。 4.我国目前有23种期货商品:铜、铝、锌、 天然橡胶、燃油、黄金、螺纹钢、线材 、硬麦、 强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