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九中 谢红萍)纵是极致仍反躬.docVIP

(青岛九中 谢红萍)纵是极致仍反躬.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九中 谢红萍)纵是极致仍反躬

纵是极致仍反躬 编码090008 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2 [摘要]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自主意识的不断觉醒。矛盾的不断发现和解决,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不逃避不抱怨,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师才能由改变自己的心态而改变自己的状态,从而改变学生的状态。“以教促研,以研促教”,课堂自然变得鲜活起来。 [关键词] 教育科研 课堂教学改革 常有朋友问:“怎么样啦?教了一辈子书了,背都背得滚瓜烂熟了。”言外之意是教学只能越教越轻松。我笑着点点头。可内行的人都有感触,真的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觉得“难教”。 时代在变迁,社会对多元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的使命就是,不断改革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发挥文化的先导作用。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曾多次抱怨过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气,不爱学习等等。现实的困惑,不得不反躬自省,不得不求新求变! 当沉下心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教育灵感就会被调动起来,刹那间我们才思泉涌,良策多多,跃跃欲试。有几次半夜从被子里爬起来,赶紧的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生怕一觉睡起来灵感全部消失。后来,把自己许多不成熟的想法,与教研组其他的老师交流之后,茅塞顿开,更有信心了。这种强烈的想要改变现状的欲望,使我开始尝试着做课题。目的就是思考探寻问题解决的办法。就这样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我走上了反躬内省的教学研究道路,依靠科研的力量,自己的教学有了研究和生长的高度。至此,我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首次推开了教育科研这道厚重的大门,也逐渐的意识到,教育科研就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是教育思想和行为动态发展不断优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道路。 其实,教师遇到问题,不是坏事,它甚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的觉醒。矛盾的不断发现和解决,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不逃避不抱怨,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师才能由改变自己的心态而改变自己的状态,从而改变学生的状态。“以教促研,以研促教”,课堂自然变得鲜活起来。 记得在教学研究的第二个年头,遇到的问题就是哲学模块的教学。一向比较头疼的就是,自己认为很简单的哲学原理,学生就是觉得不理解。要在这个难题上趟出一条路来,就要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大的手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索高效课堂的实施。于是,我针对“病情”下了“猛药”,决定选好内容,上一节“唐诗宋词中的哲学”课。力求解决哲学课堂的乏味和难解。 哲学模块中 “把握思维的奥妙”章节内容的处理,采用了诗中寻理的方式。在舒缓的音乐中,在朗朗的唐诗宋词的韵律中,那些伟大的心灵流淌过的宝贵血脉在滋润师生的心田。掠过高山,跨过绿水,仿佛再现历史的波澜,和诗人一起体验款款心境,和忧国忧民,指点江山的情怀。教师适时解开具体表象,引导学生体味其中包含的深奥的哲理。 情境一:诗家抬杠 唐太宗爱桃花:“禁苑春晖丽,花溪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日千分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当朝大诗人杜甫:“轻薄桃花逐水流”,把个桃花贬得一文不值。这正是,一样的春花一样的山,几人欢喜几人烦。对事物看法的不一致,就像五指三长两短一样自然。真是诗家抬杠,仁智各见,天经地义。 引导学生分析诗家观察事物的角度不一,心境学养和遭遇,乃至审美感知能力不同,侧重点各异,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的见解也相去甚远。学生自然明白,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是万物之灵,其标志在于人有意识,有了“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 逐步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也可以 “修身-养性-齐家-平天下”,处处盛开科技和人文的文明之花。思维着的意识,它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_____恩格斯。” “ 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情境二:一夸一笑为哪般 【课堂活动】对比两首关于牡丹的诗,分析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晚唐·皮日休《牡丹》 “落尽残红始吐香,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绝,独占天下第一香。” 明代·朱文康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微可作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竟空枝。” 在多媒体打出青岛城阳天香园的牡丹盛景视频的时候,学生跨越时空与诗人一起领略牡丹的国色天香,由衷赞叹诗人的才华和情怀。当朗诵朱文康的诗的时候,自然体悟到诗人对关乎百姓生计的春蚕秋枣的情感,很容易得出结论:人的意识虽然都是客观意识在人脑中的反映,但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甚至人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构成的差异,结论就会不同,但是他们的反映都是正确的。 教师提示: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除制约意识发展的主观原因外,从根本上制约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因素是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一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