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文化概论第十七章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ppt

2013中国文化概论第十七章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的价值系统 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价值观:由一系列价值原则组成,凝聚了人们对善恶、美丑最基本的观念与原则。 价值观奠基于人的历史需要,体现了人的理想,蕴含着一般的评价标准,展示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外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并作为稳定的思维定势、倾向、态度,影响着广义的文化演进过程。 重人伦而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对比: 茨威格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托尔斯泰 《复活》 曹雪芹  《红楼梦》 第一节 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重人伦,轻自然) 一、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 天人之辨,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逻辑起点。 儒家:  自然是一种前文明的状态,人应当通过自然的人文化,以达到文明的境界。 文明社会基本的价值原则: “仁”, “仁者,爱人” 对人加以尊重和关切。 孟子: “仁政”,以德行仁,反对暴力。 墨家:“兼爱”。以兼爱纷争,达到大治。超越了宗法关系,具有更普遍的内涵。 佛教: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从一个侧面强化了中国文化注重人道原则的传统。 自然与社会道德一体化 二、“无以人灭天” 道家:关注的重点放在自然(天),强调“法自然”,主张“无以人灭天” 自然作为一种完美的状态有其内在的价值,人化的过程不仅无益于自然之美,而且总是破坏这种理想状态,一切人化的过程都是对自然之美的破坏。 提倡从文明回到自然。 老子:“见素抱朴” 。 庄子:“绝圣弃和”,“攘弃仁义”。 个人意志的超脱空灵 就天人关系而言,儒家的价值取向在传统文化中占支配地位,其要求化自然为人文,并以人道作为社会的基本原则,有积极的意义。但其只偏重道德完美而忽略人的自然性,带有狭隘和片面的特点 道家崇尚自然,但反对对自然的积极改造,表现出消极的一面。 比较: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劳伦斯《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三、“力命之辨”与人的自由 天人之辨内在地关联着“力命”关系问题。 “命”: “天”的超验化(超经验,超实践,超感受,不可认知。 “天命:涵义接近于必然性、不可预测、难以把握的先在规律,具有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 “力”:主体的力量和权能,个人认知、判断、改造、创造的能力,即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我者”:自由信念,个人的德行、涵养、济世救国的能力。 “在外者”:天命、宿命。 化自然为人文的基本条件是主体自身的努力,超越自然的要求本质上蕴含着对主体力量的确信。 在儒家那里,自然的人化更多地指化天性为德性,与这一趋向相应,主体的力量和权能首先表现于道德实践的过程。 肯定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自主权能,构成了儒家文化的主流,其历史影响极为深远。 “力”与“命”二者的关系: 道德实践领域:行为在已,结果在天。 社会范围:政治理想实现于否,最终决定于超验的“命”。 个人:生死、富贵也均有定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实现二者统一的方法:“求”,表现为主体的自觉努力。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 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我者”),这种努力受制于主体自身,并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超出了这一范围(走向“在外者”),则主体便无法决定行为的结果,一切只能归之于天命。 儒家所谓“在我者”,主要与主体的德性涵养和道德实践相联系,“在外者”则泛指道德之外的各个领域。 二者的区分,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自由信念与宿命观念的对立。 对主体自由与外在天命的双重确认,构成了儒家价值观的基本特点。 道家将“无为”规定为主体在世的原则。 “无为”:对违逆自然的否定,接受既成的境遇,它与改造对象和改造自我的积极努力形态对立的两极。 “安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服从超验之命。 “逍遥”:通过虚静无为,合于自然,便可以摆脱外在的束缚与限制,逍遥于世,达到超越感性欲望和功利、具有审美意义的自由之境。 儒家:自由之境,主要与道德努力相联系 道家:逍遥,则趋向于审美的追求。 第二节  群已关系的定位      (重群体,轻个体) 一、“修已以安人”(儒家思想) “成己”:德性上的自我实现,强调求诸己,而反对求诸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责已,不求人”。 “安人”: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帮助他人实现自我,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成己而成人:自我的实现与成就他人的统一,达到群体实现的“和”的境界。 “修己”即自我的涵养,“安人”则是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道德关系上的自我完善(“为己”),最终是为了实现广义的社会价值(群体的稳定和发展)。 这种群体的原则,具体表现为“和”的价值取向(“礼之用,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