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发展.kdh.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发展.kdh

第 卷 第 期 Vol.6No.4 6 4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 月 Aug.2007 2007 8 JournalofShaoya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文学研究 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发展 谢卫平 (湖南工程学院 人文系,湖南 湘潭 ) 411101 摘 要 :悼亡诗特指悼念亡妻之诗,这是历史过程中文人约定俗成的界定。中国悼亡诗传达的是一种悲 情。中国的悼亡诗的意象选择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即多用 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思想内容侧重突现一个 “善”字,即歌颂妻子美好的品德 ;悼亡诗中传递的夫妻恩爱深情多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呈现出浓厚的人伦情 味。本来因袭会使文学短命,而悼亡诗得以不衰,主要是因为失妻之痛的陈情不竭。无论富贵还是贫贱,与妻的相 濡以沫是失妻后的伤痛之源,也是悼亡诗不竭于诗史的深层原因。 关 键 词:古代 ;悼亡诗;悲情 ;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I207.2 A 1672-1012200704-0107-04 悼亡诗特指悼念亡妻之诗,这是历史过程中文人 上令颜延之为哀策,自益“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八字, 约定俗成的界定。早在《诗经》里就有关于悼亡的诗 此“悼亡”之名所始也。《崔祖思传》齐武帝何美人死, 篇,如《诗经·邶风·绿衣》:“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 帝过其墓,自为《悼亡诗》,使崔元祖和之,则起于齐、 古人,俾无訧兮 ”这是一个男子睹物怀人,思念故妻 梁也。 ! 的诗:妻子亲手所做的衣裳还穿在身上,但做衣裳的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潘岳、孙楚最先作悼亡诗; 人已经见不着了……悼亡诗源头在哪?根据“诗言志” 二是“悼亡”诗的名称在古典文学中出现较潘岳、孙楚 这一对诗的本质内容的概括,应该有诗之日就有悼亡 的诗歌为晚。盖潘岳、孙楚的诗起始并未冠以“悼亡” 诗。死亡伴随着人类的生命而存在,伤逝吊生从来就 之名,为后人或《文选》编著萧统加上的。据《悼祭文学 是人类重要的主题。即便村夫野老,遇有丧妻失偶,或 与丧悼文化》一书作者王立先生考证,《世说新语·文 以痛哭出之,或以顿足出之,甚而至于郁忧伤身而继 学》注引有孙楚悼念其妻胡毋氏的诗,诗为“时迈不 之以死者,这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罗洛梅说:“死亡 停,日月电流。神爽登遐,忽已一周。礼制有叙,告除灵 让人体验到友谊、奉献、忠诚的可贵后,才懂得什么是 丘。临祠感痛,中心若抽。”据载王济读孙楚此诗感慨 [1] 真挚的爱,死亡不仅丰富了爱,而且建构了爱。”文 道 :“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 人丧偶,至情摧脏,自应发于笔端,泣血文字应不在少 重。” 数。然而,文人悼亡诗歌、甚至悼亡歌赋文章出现却比 潘岳的《悼亡诗》是为其妻杨氏而作。潘、杨两家 较晚。文学史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把西晋潘岳的《悼亡 原是世交,潘岳十二岁时第一次见到杨氏的父亲杨 诗》(三首)当作文人悼亡诗的源头。清人赵冀《除陔丛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