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第二节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第二节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姬亚芹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太阳辐射 (一)太阳辐射光谱 (二)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 (三)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三、大气的增温和冷却 1、气温的绝热变化 2、大气静力稳定度 四、大气的温度 (一)大气温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二)对流层中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 (二)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P132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分别受到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微尘、氧和臭氧以及云滴、雾、冰晶、空气分子的吸收、散射、反射等作用,而使投射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面。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太阳辐射被大气吸收后变成热能,使太阳辐射减弱。 (1)水汽,从0.93-2.85微米之间的几个吸收带,但吸收最强的在红外区。最强的太阳辐射能是短波部分,故水汽从总的太阳辐射能里所吸收的能量是不多的。据估计太阳辐射因水汽的吸收可以减弱4-15%。 (2)氧,氧的吸收能力较弱,在波长小于0.2微米、0.69和0.76微米附近,各有一个吸收带。 (3)臭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强。0.22-0.32微米为一强吸收带,使小于0.32微米的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在0.6微米附近有一宽吸收带,吸收能力虽然不强,但因位于太阳辐射最强烈的辐射带里,吸收的太阳辐射还是相当多的。 (4)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比较弱,仅对红外区4.3微米附近的辐射吸收较强,但这一区域的太阳辐射很微弱,被吸收后对整个太阳辐射影响不大。 (5)此外,悬浮在大气中的水滴、尘埃等杂质,也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但其量甚微。只有当大气中尘埃等杂质很多(如有沙暴、烟幕或浮尘)时,吸收才比较显著。 (6)吸收结果,选择性使穿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光谱变得极不规则;由于大气主要吸收物质(臭氧和水汽)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带都位于太阳辐射光谱两端能量较小的区域,因而吸收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不大,即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并不多,特别是对于对流层大气来说。所以,太阳辐射不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遇到空气分子、尘粒、云滴等质点时,都要发生散射。只改变辐射方向,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散射之后,一部分太阳辐射就到不了地面。散射开的阳光是什么颜色,我们就能看到什么颜色的天空。分子散射: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波长小的空气分子时发生的散射。辐射的波长愈短,散射愈强烈,散射能力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有选择性,雨后天晴主要是蓝色光线被散射出来,天空呈现蓝色。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色光的透射能力较强,它们能透过大气分子和微粒,保持原来的方向前进,很少被空气分子散射。 粗粒散射: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波长大一些的质点时产生的散射,没有选择性,辐射的各种波长都同样地被散射,浮尘天气时天空呈灰白色。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分析天空和太阳光颜色 蓝色:晴朗的天空,分子散射为主,每个气体分子向周围散射蓝光,天空呈蔚蓝色。空气越稠密,天就愈蓝。秋冬季冷空气过后,我们处于密度很大的冷空气团中,天便显得特别湛蓝。天空蓝色只是在低空才看得见,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空气越来越稀薄,大气分子数量急剧减少,分子散射逐渐减弱,天空亮度越来越暗,由蓝而青(8公里以上),由青而暗青(11公里以上),逐渐变成暗紫色(13公里以上)。到20公里以上的高空,散射作用几乎完全看不出来,天空就变成暗黑色的了。 旭日和夕阳呈红色:早、晚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最厚,散射作用最强,故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等几乎都被散射,主要剩下波长较长的红光到达观察者,所以太阳呈红色;晴空为蔚蓝色。 正午太阳的白色: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等削弱作用很弱。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大气中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埃尘能将太阳辐射中的一部分能量反射到宇宙空间去。其中反射最明显的是云。不同的云量,不同的云状,云的不同厚度所发生的反射是不同的。高云平均反射25%,中云平均反射50%,低云平均反射65%,很厚的云层反射可达90%。笼统地讲,云量反射平均达50~55%。 当大气十分浑浊、大气中悬浮粒子大量增加时,天穹灰白色,就是反射和粗粒散射的结果。 总之,假设大气层顶的太阳辐射是100%。那么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发生散射、吸收和反射(反射云量反射表示),反射和向上散射(散射回宇宙空间)占31%,大气直接吸收占24%,到达地面的占45%。 (三)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1.太阳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强弱与太阳高度角有关:日变化、年变化和纬度变化。强弱也与大气透明度有关:透明度越差,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越少。 2.太阳散射辐射:经过散射辐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辐射。太阳高度角增大,散射辐射增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2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大学物理4-2循环过程热力学第二定理.ppt
- 大学物理下18麦克斯韦方程组z.ppt
- 大学物理力学篇06分子动理论.ppt
- 大学物理化学-ii-期末复习.ppt
- 大学物理北邮课件电磁场和电磁波2g.ppt
- 大学物理学第三版张三慧课件第22章光的干涉.ppt
-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与系列讲座霍耳效应.ppt
- 大学物理实验课件有效数字和不确定度.ppt
- 大学物理第4章功与能workandenergy.ppt
- “十五五”重点项目-石墨聚苯板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docx
- 2026-2031年中国特种水产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docx
- 2026-2031年中国特种水产养殖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docx
- 【9页】最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3400字数.doc
- 2026-2031年中国特种养殖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电池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报告.docx
- “十五五”重点项目-石英玻璃及制品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docx
- “十五五”重点项目-石油泵化工泵消防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6-2031年中国特种养殖业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国内激光陶瓷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