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损检测第六章液体渗透检测
* 渗透检测 6.1 概述 一、渗透检测发展简史 二、渗透检测的特点 优点: 不受试件形状,大小,化学成分,组织结构,缺陷方向限制 检测设备及工艺过程简单,检测费用低 对人员的要求不高 缺陷显示直观 检测灵敏度较高 一次操作可同时检出所有的表面开口缺陷,检测效率较高 渗透检测 6.1 概述 二、渗透检测的特点 局限性: 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 对多孔性材料检测困难 检测结果受检测人员的影响较大 三、渗透检测的应用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渗透检测技术已日益完善,已被广泛 应用于机械、航空、宇航、造船、仪表、压力容器和化工工业 等各个领域。 渗透检测:在被检工件上浸涂可以渗透的带有荧光的或红色的染料,利用渗透剂的渗透作用,显示表面缺陷痕迹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该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不受材料性质的限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构件的表面开口缺陷的质量检验。 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 液体渗透检测 6.2 渗透检测的物理基础 液体渗透检测 液体渗透检测 液体渗透检测 液体渗透检测 一.液体的表面张力 作用在液体表面而使液体表面收缩并趋于最小表面积的力, 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渗透液的表面张力是判定其是否具有高的渗透能力的两个最重要的性能之一。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因液体分子之间客观存在着强烈的吸引力,由于这个力的作用, 液体分子才进行结合,成为液态整体。在液体内部对于每一个分子来讲,它所受的力是平衡的,即合力为零; 6.2 渗透检测的物理基础 液体渗透检测 而处于表面层上的分子,上部受气体分子的吸引,下部受液体分子的吸引, 由于气体分子的浓度远小于液体分子的浓度,因此表面层上的分子所受下边液体的引力大于上边气体的引力,合力不为零, 方向指向液体内部。这个合力,就是所说的表面张力。它总是力图使液体表面积收缩到可能达到的最小程度。表面张力的大小可表示为 式中:σ为液体单位长度的表面张力;l为液面的长度。 6.2 渗透检测的物理基础 液体渗透检测 二.液体的润湿作用 润湿是固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的过程。渗透液润湿金属表面或其他固体材料表面的能力,是判定其是否具有高的渗透能力的另一个最重要的性能。 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可以用它们的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把两种互不相溶的物质间的交界面称为界面,则接触角θ就是指液固界面与液气界面处液体表面的切线所夹的角度,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θ越大,液体对固体工件的润湿能力越小。 6.2 渗透检测的物理基础 液体渗透检测 接触角θ (a) θ90°; (b) θ90° 液体渗透检测 三.液体的毛细现象 把一根内径很细的玻璃管插入液体内,根据液体对管子的润湿能力的不同,管内的液面高度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果液体能够润湿管子,则液面在管内上升,且形成凹形,如图 (a)所示;如果液体对管子没有润湿能力,那么管内的液面下降,且成为凸形弯曲,如图 (b)所示。这种弯曲的液面, 称为弯月面。 液体的润湿能力越强,管内液面上升越高。 以上这种细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现象,称为液体的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的动力为:固体管壁分子吸引液体分子,引起液体密度增加,产生侧向斥压强推动附面层上升,形成弯月面,由弯月面表面张力收缩提拉液柱上升。平衡时,管壁侧向斥压力通过表面张力传递,与液柱重力平衡。 液体渗透检测 图毛细现象 液体渗透检测 毛细现象使液体在管内上升的高度h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θ为液面与管壁接触角;ρ为液体的密度;σ为表面张力系数;R为细管半径;g为重力加速度。 6.2 渗透检测的物理基础 (6-1 ) 液体渗透检测 液体在间距很小的两平行板之间也会发生毛细现象,此时,液面 形状为柱面,液面上身或下降的高度h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r为两板之间间距的一半; 6.2 渗透检测的物理基础 在渗透检测中,可将零件表面的开口缺陷看作毛细管或毛细缝隙, 渗透液在毛细作用下进入表面缺陷,显像过程也是利用显像剂微粉之间形成很小的毛细作用,将渗透剂吸收出来,在试件表面形成一个放大的缺陷显示。 (6-2 ) 液体渗透检测 6-1和6-2都是两端开口的贯穿型毛细管或毛细缝隙,对于渗透检 测中常见 的非贯穿型缺陷,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为大气压强;b为缺陷深度;d为缺陷宽度 6.2 渗透检测的物理基础 (6-3 ) 液体渗透检测 液体渗透检测原理 液体渗透检测法的基本原理是依据物理学中液体对固体的润湿能力和毛细现象为基础的(包括渗透和上升现象)。首先将被探工件浸涂具有高度渗透能力的渗透液,由于液体的润湿作用和毛细现象,渗透液便渗入工件表面缺陷中。然后将工件缺陷以外的多余渗透液清洗干净,再涂一层吸附力很强的白色显像剂,将渗入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2019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2年新高考政治真题试卷(山东卷).pdf VIP
- 2025年最新详版征信报告个人信用报告样板模板word格式新版可编辑.docx VIP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 月考英语试卷(10月份).docx VIP
-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现代汉语》各章练习题答案汇总 .pdf VIP
-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全过程管控培训课件.pptx VIP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培训课件.pptx VIP
- 培训课件_1411dxs小天鹅纯臻2.0新品1411DXS系列.pdf VIP
- 2022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专业综合基础考研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