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VIP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 教学设计(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乘法分配律》。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是学生在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乘法运算规律的一个完善。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济青高速公路为素材,通过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两辆汽车提供的信息,引出了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体验推动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相遇问题的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活动,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学生在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在猜想验证等自主探索活动中得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对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理解及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出示课本情境图谈话:瞧,这是济青高速公路!在这里,还藏着许多数学信息,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请你仔细观察,从图片和文字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信息预设:大巴的速度是每小时行110千米,中巴的速度是每小时行90千米,两车同时相向而行,大约2小时相遇。 问题预设: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板书)? 谈话:请你试着用两种方法在答题纸上解答。 生独立解答。预设:2.结合情境,感知规律。 提出要求:结合线段图说说算式每一步的含义。 回答预设:①我先算出1小时两辆客车一共行驶多少千米,然后再求两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也就是济青高速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②我先求这辆大客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小客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然后把这两部分加起来就是济青高速公路的全长。 【设计意图:把相遇问题通过学生的理解转化成数学问题,这是思维的抽象,也是数学化的过程,既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营造研究的氛围,又使学生探究的问题清晰明了。结合情境理解算的合理性,利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存在。】 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谈发现。 预设发现: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 教师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构和计算方法的特点观察算式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 预设区别:①左边有3个数,右边有4个数,两个乘法算式中都有相同的因数2。 ②左边有小括号,应该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边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谈话:根据前面运算律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回答:这可能又是一个规律。 【设计意图:抛开情境,观察算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两种方法的结果一样。通过观察算式结构和计算方法的不同,渗透规律特点。使学生建立“猜想是探究获得结论的前提”这样的研究意识。】 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1.举例验证规律。 谈话: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猜想,你能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来进行验证吗??如果有需要,可以用计算器进行举例。 学生独立计算举例。 指生代表板演,再指一名学生举例。其余学生同位交流,并用计算器帮助同位验证。 谈话:请你先和同位交流你举的例子,并用计算器帮同位验证一下他的等式是否成立。 预设举例: 2×(11+9)=11×2+9×2 (60+50)×2=60×2+50×2 (20+4)×5=20×5+4×5 ……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像这样的例子举不完,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2.观察几组等式的相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组等式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回答:①这几组等式的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 ②这几组等式的右边都是把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3.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规律。 谈话小结:刚刚我们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的结论就是乘法分配律。 教师出示乘法分配律谈话:请你边读边理解,并把它记在心里,比比谁记得又快又准确。 生按要求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谈话:我们用这么多的算式和文字来表示它,麻不麻烦?有没有简便的方法? 预设回答:可以用字母表示。 教师要求学生在答题纸上试着用字母abc来表示乘法分配律。 学生试着在答题纸上写字母表达式。 指生板演(a+b)c=ac+bc。 谈话: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么样? 预设回答:简洁、明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就是数学的美,一种清晰而简洁的语言! 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探究出了乘法分配律,还能用字母把这么多的算式写成一个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例说明规律的存在,鼓励学生表

文档评论(0)

网游加速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