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厦门地铁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参考.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厦门地铁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案参考

目 录 第1章 本项目工程简介 3 1.1工程名称 3 1.2工程地点 3 1.3参与单位 3 1.4工程概况 3 第2章 编制依据 5 第3章 工程地质条件 6 3.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6 3.2水文地质条件 7 第4章 施工组织管理体系架构图 8 4.1 项目管理机构图 8 4.2项目部管理职责 8 第5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0 5.1测量方案 10 5.2 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案 10 第6章 施工用电方案 17 6.1用电设备 17 6.2负荷计算 17 第7章 施工进度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19 7.1施工进度管理目标 19 7.2施工进度计划表 19 7.3施工进度形象表 19 7.4施工进度报告制度 19 7.5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9 第8章 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21 8.1 施工质量管理目标 21 8.2 质量管理措施 21 8.3 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21 第9章 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22 9.1安全管理目标 22 9.2组织措施 22 9.4消防安全措施 23 9.5施工现场防护措施 23 9.6操作措施 23 9.7交通措施 24 9.8夜间施工措施 24 第10章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25 10.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25 10.2场容场貌、文明建设保证措施 25 10.3废土处理措施 26 10.4其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6 第11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及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28 11.1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28 11.2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28 第12章 应急预案 29 12.1 基坑开挖质量事故应急方案 29 12.2意外工伤应急预案 32 第13章 工程竣工资料 35 第14章 附表、附图 35 本项目工程简介 1.1工程名称 厦门市五缘湾隧道工程(第Ⅱ标段) 1.2工程地点 厦门五缘湾 1.3参与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1.4工程概况 拟建厦门地铁2#线五缘湾站,起点于环岛路,终点于钟宅路与环岛干道交叉处,全长2080m。 隧道结构形式可分为二种:敞开段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暗埋段箱式钢筋混凝土。地道敞开段抗浮采用钻孔灌注抗拔桩,桩底标高约在-25m,隧道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内支撑,隧道最大开挖深度约12m。 本次施工内容为本隧道工程Ⅱ标K1+435.00~K2+150.00段地下车库及Ⅱ标部分围护结构Ф650@900三轴止水搅拌桩施工。本工程地下车库采用二级放坡,车库西侧和北侧坡比为1:2.7,车库东侧坡比为1:2.5,坡面采用150mm厚喷射混凝土面层,在一级放坡与二级放坡之间设置宽度4.0m平台,平台处设置集水沟,坑外采用2排Ф650@900三轴止水搅拌桩;Ⅱ标段主线部分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外设1排Ф650@900三轴止水;坑内采用搅拌桩进行坑底加固处理。 本次施工Ф650@9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详见下表: 序号 范围 里程段 工艺 桩长(m) 桩数(幅) 方量(m3) 备 注 1 地下车库 K1+497~K1+733 Ф650 三轴 18.0 约1638 约17186.386 2 Ⅱ标隧道 K1+435~K2+150 Ф650 三轴 合计 注:具体施工工程量以正式设计蓝图结合实际施工为准。 编制依据 福建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给出的《厦门市地铁2#线五缘湾站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和《地铁2#线五缘湾站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厦门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给出的《厦门市地铁2#线五缘湾站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二册 围护 结构》图 行业标准《软土地基深层搅拌桩加固法技术规范》(YBJ225-91) 福建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GJ08-116-2005) 工程地质条件 3.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孔揭露,本场地区岩土层按成因可划分为人工填土层(Qm);第四系冲积层(Q);(Ql)个成因层。按土性物质组分及层序可分为个单元层填土层(Qm,层号⑴):由为密不均的压实土。层号)粉砂层号),饱和,,不淤泥质土层层号)色,饱和,含)。,饱和,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层号 岩土性名称 状态 (Pa) 重度 γ (kN/m3) 凝聚力 c (kPa) 内摩擦角φ(o) 容许承载力 (kPa) (1) 填土层(2) 淤泥、淤泥质土层 流塑 3.16 17.8 8.4 4.7 60 (3) 粉砂层 (4)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