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址的改建及利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业遗址的改建及利用

工业遗址的改造及利用调研 ——郑州国棉三厂 专业:08级城市规划 学号:080907119 姓名:刘 蒙 工业遗址的改造及利用调研 ——郑州国棉三厂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那些曾经辉煌的工业设施和厂区成为了历史。一个个废弃的厂区记载着一段段的历史,但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厂区又成为了城市化发展的阻碍。怎么才能更好的保存这些历史,同时又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成为了现在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问题。做好这些工业遗址的改造及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位于郑州市西部的国棉三厂成为了这些遗址的一部分,怎么才能在保存那段记忆的同时不阻碍城市发展?应该做到不是一味的拆除推倒重建,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不能是传统的建筑风格及面貌得以保存及继承,同时破坏了城市文脉。 关键词:厂房 办公楼 博物馆 居住区 位于郑州市西郊的的郑州国棉三厂见证了属于郑州纺织行业的辉煌时期,它独特的建筑群更是那个时代独具特色的建筑模式,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它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成为一所废弃的工业厂区。随着郑州城市化的发展,它的存在阻碍了城市化,因此对于它的改造和利用被提上了日程。通过改造和利用它也将成为郑州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背景介绍 郑州国棉三厂的建立可以追溯郑州纺织业历史,最早应是1920年,豫丰纱厂建成投产。当时,这家曾是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纱厂,因政治局势不稳定等因素影响,1949年便迫不得已关闭。随后,1951年6月,国营郑州棉纺织厂在原郑州豫丰纱厂的旧址上改建成立。1953年,国营郑州第一棉纺织厂筹备兴建,原国营郑州棉纺织厂改组为国营郑州第二棉纺织厂,且两厂相继投产。 1953年,国家实施“一五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在郑州投资1.76亿元建设5个大型纺织厂。1953年,郑州国棉一厂开建;1954年,郑州国棉三厂开建立,该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四通八达、文化灿烂的锦绣中原腹地。 19世纪60~80年代,郑州六大纺织厂峥嵘并立、飞速发展。纺织行业为国家创利税71亿元,是当时投资的30倍,为郑州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郑州也自此成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之一。1991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在原有郑州一棉、三棉、四棉、五棉、六棉等企业基础上成立河南嵩岳集团。1997年,郑州市政府批准撤销郑州市纺织工业局,组建成立郑州市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与河南嵩岳集团合并,统一管理市属纺织、印染、服装、化纤等国有资产。 国棉企业不仅曾经造就了郑州经济的繁荣,也造就了独特的郑州“西城文化”,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在郑州甚至河南历史上,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6~1990年,郑州的工业在“七五”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能力的增强,先后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型工业生产项目,如郑棉五厂3000头气流纺,六厂4800绽化纤毛纺生产线,郑州印染厂年产2200万米的装饰用布。在1958年,国棉四厂还研制出了我国首台喷气织机。“七五”以后,还引进了国际先进纺织设备,形成了一条能生产各类高质棉纱与优质坯布的生产线。   是的,就是国棉这几个厂,用骄人的业绩和超前的技术改革,撑起了郑州纺织业的宏伟大厦,成就了威名。数据显示:几个厂经济效益最好的年份是1981年,这一年它们的工业总产值达到7.1亿元,利润12302.7万元,税金9463万元。那时的国棉厂一带,是郑州市最繁华的地方。 每个产业的发展都有其没落的时期,这些企业也躲避不了这个结局。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没落,国棉五厂、六厂等更被实施政策性破产。资金链断裂 部分棉纺厂新厂建设已停工。郑州纺织业,各单个企业正在以每月200万元~400万元的速度在亏损,全行业每月亏损亿元以上。到90年代以后,抑或是由于企业体制改革步伐的步步落后,曾经记录过整个郑州半个世纪发展历史的国棉大厂彻底跌入了没落的深渊。历次改革的淘洗,没有留下什么,除了一声接一声的叹息。让世人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也仅是那些在风中依然屹立着的大门。往日的威严与繁华的力量,早已被荡涤一清,似乎在昭示着冥冥中不可改变的搬迁之命运。  从2007年开始,郑州的纺织业风云渐变,在雄心勃勃准备“抱团走天下”宏大计划的支持之下,本来尚能艰涩度日,惨淡经营的国棉大厂却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外部市场的阵阵秋意。从建设路或者棉纺路经过,早已没有往日的机器喧嚣。国棉是郑州纺织业的风向标、晴雨表。几个大厂的冷清,让原本就萧条的郑州纺织业陡然变得雪上加霜起来。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